第274章 草原之策-《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3/3)页

    甲是兵之胆!有甲防护,士兵就会变得悍勇。就手中这种板甲,刀砍不坏,枪扎不进,更不用说用箭射了。有这甲在身,敌我士气那绝对是此长彼消的!

    看到朱元璋看向自己,张一凡便讲出了他的想法道:“儿臣觉得,要想在草原上也能长治久安,也需要实施类似内地的粮田归公分配法才好!”

    张一凡听了,顺口送上一个马屁道:“父皇英明神武,儿臣就是这个意思。”

    通过铁路,如果能让草原成为中原王朝的一部分,那么其他政策的实施才会有意义。

    草原之战,在他看来,就没有什么计谋可以用了,真得是要凭草原上的实力,也就是骑兵的力量才行。

    此时,听到他的回答,朱元璋的表情严肃,认真思索着,最终点点头说道:“你这套计策,归根结底,还是要建立在铁路修到草原上才好。要不然,朝廷对草原掌握不够及时,依旧是会出问题的。”

    张一凡所搞得粮田归公分配法,已经证明是一个非常得民心的措施,特别是在西南战事这边。原本以为,西南战事会是一场非常持久的战事,甚至需要囤积重兵镇守西南。毕竟那边的百姓都是土蛮,不开化,和中原的习俗多有不同。

    这其实一点都不奇怪,朱元璋最担心的就是蒙元残余。甚至为了防止蒙元重新崛起而攻打大明朝,他把他的儿子全都封去了边塞,并且给了他们军权,让他们保卫大明的北疆,直面草原威胁。

    洪武十五年八月中旬,张一凡陪着朱元璋再次到了兵仗局这里。不过这次不是为了蒸汽机而来,而是为了流水线生产板甲。

    可谁知,在西南那边实施了粮田归公分配法之后,一开始效果不明显,似乎以前怎么样,如今也怎么样。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地方上传来的消息,那是大变样了。

    这种封锁,是有成效,但是也有反复。比如说也先时代的草原,还有俺答汗时代的草原,都是比较强盛,兵锋都直达北京城下过,甚至还俘虏了个大明皇帝。

    试想一下,朱元璋最大的心病将去,如何会不开心,不高兴?

    张一凡听了他的夸奖,倒是谦虚道:“儿臣其实只是动动嘴皮子而已,还得父皇为国操心,真不值一提!”

    不过这套板甲,其实只包括了头盔和胸甲,以及铁裙,并不是全身甲。按照朱元璋的计划,这是为在北方集结的骑兵部队横扫大漠准备的。

    看到他这么谦虚,朱元璋心中不由得非常感慨,这个女婿,真得是太值了!

    要是自己的儿子,都像女婿这样,那就……

    也是这个原因,当初从北方征调的二十万大军,朱元璋才放心下旨,让傅有德领军一半人马,离开西南前往北方备战了。

    张一凡一听便笑了,这就是技术的进步了。流水线作业的方式,本身就是降成本的。而且因为有了蒸汽机,不依赖水力等地形,这热处理炉使用的,还能是炼铁炉炉尾热废气,又能节省燃料成本。这种方式打造出来的板甲,价格绝对比起以前用手锻打出来的,便宜地不是一点两点的事情!

    一想到这,朱元璋心中想起一个事情,脸上开心的表情顿时就没有了。

    张一凡看到他犹如川剧变脸一样,突然之间脸色就变得难看,一脸不高兴的样子,不由得一愣,便连忙问道:“父皇,咋了?儿臣什么地方说错话,还是做错事了?”

    听到这话,朱元璋连忙摇头说道:“不是,你很好,一凡啊,我为我有你这个女婿而骄傲。也为老四有出息而开心。至于其他的,老五也还可以,你让他去学医道的,他确实一直在努力,我看着也是欣慰。但是……”

    一听他这话,张一凡便大概明白了,为什么老丈人会变脸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