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为此,他一直在囤积北方的骑兵部队,从辽东到秦地,都是在整顿骑兵备战。 “哦?”朱元璋一听,有些好奇,便随手把手中板甲递给侍卫,然后看向张一凡问道:“有什么想法,你说来听听?” 主要还是张一凡给朱元璋讲解,有了蒸汽机的帮助,这一套流程所需动力不依赖水力,在朱元璋眼里,就有一种机器美! 这个板甲的生产,乃是用炒钢炉出的中碳钢先热轧成薄钢板,并于红热时使用重型冲压机冲压制造,最后再经过回火、淬火、退火等一连串热处理程序,完成基本的板甲打造。 草原上筑城也不是新鲜事,中原王朝强盛的时候,也都有能在力量能延伸到的地方筑城。但是,大部分时候,都是中原王朝虚弱时候,要么主动放弃,要么被迫放弃等等。原因就是驻军草原太耗钱粮,最后驻守不起。 但是如今,有铁路延伸的话,不管是往草原上运送物资补给,还是把草原特产运送到中原,都会变得轻松起来。驻军的后勤问题,经济问题,都会不成问题。 至于他自己,还在被朱元璋叫着参加各种会,然后又要在国子监上课,实在有点忙不过来。 朱元璋听了,摇摇头说道:“这么做虽然确实能赢得草原牧民的人心,但是,一代之后呢,草原上弱肉强食,最终又会形成新的部族、头人等等,然后如果出现铁木真那样的人,被他联合起了各部族,那便又是对中原王朝的威胁。” 不过张一凡看来,封锁是下策,堵不如疏,用经济大棒引导草原部族,时刻掌握草原部族的动向,掌握他们的经济,对草原部族分而治之,才是上策。 听到这话,张一凡想了下,便对朱元璋说道:“父皇,我其实也考虑了下这个草原之战。” 于是,就听张一凡对朱元璋说道:“草原部族的社会架构,其实也是很落后的。简单来说,就是草原部族中的族长、贵族,特别是铁木真的后代,掌握了最多的生产资源,也就是他们的牧群。普通的牧民,都是为他们放牧,为他们卖命……” 草原上的粮田归公分配法? 脑海中闪过这个念头,朱元璋不由得非常感兴趣,当即要求道:“详细说说!” “同样的道理,对于牛马羊的收购,也是可以一样操作的。回头在草原上筑城当贸易中心,以火车连到中原,这样就能确保朝廷有足够的实力影响草原。等到未来新学再发达,只靠畜牧业的草原部族,让他们拿刀枪来干架都不会干了,有的,只会是能歌善舞!” 在原本的历史上,大明将近三百年的历史,一直对朝廷实施经济政策。不过这个经济政策,不是去控制,而是封锁。 此时,就见朱元璋手中拿着一套板甲,有些感慨地说道:“今年怕是来不及了,我也等得起,就拖到明年春暖开,各军都能分到上千副板甲,再对草原全力一击,争取能一举荡平蒙元残余!” 总之,历朝历代对于西南这边,一直也是个伤脑筋的问题。 这种生活,虽然是种田了,但是感觉好像有点忙碌,就像天天在“双抢”一样的种田。真得是和那个老丈人混一起,不自觉地就会成这个样子! 不过,这个大明朝在按照张一凡的设计方向走,这让他也很欣慰。每每想到如今的大明朝,从制度上就开始和原本历史上不一样,他倒也是挺开心的。 不过也是这种封锁,让蒙古部族最终穷得到明末时候,箭头都没有铁做的,而是石头磨的。从某个角度来说,最终辽东的女真能横扫草原,就有大明朝封锁之功。 一听这话,朱元璋立刻便明白了草原上的粮田归公分配法,便立刻微笑着向张一凡确认道:“你的意思是,朝廷许诺,每个牧民都有自己的牧群,是这意思么?” 一听这话,朱元璋便笑了,他就知道,女婿后面的话,才会是重点,便点点头,示意女婿接着说。 于是,张一凡便讲他的思路道:“为了防止草原部族再强大起来,就要控制他们,不但是军事,还可以从经济手段上。比如说,随着蒸汽机的使用,纺织业肯定也会突飞猛进,对于羊毛的需求会非常大。因此,朝廷可以在草原上设点收购羊毛,让牧民可以通过出售羊毛来过日子。什么部族过得好不好,都取决于朝廷对他们的羊毛收购价!” 朱元璋沿着张一凡的思路,讲了重点之后,似乎是理顺了整个思路,就露出了笑容,对张一凡说道:“伱的这个想法,可以抵十万大军啊,哈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