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草原之策-《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1/3)页

    第274章  草原之策

    当然,对船员的家属而言,此时一别,再有相见之日,那就真得是靠天了!

    不过对于古代人来说,不要说出海远航这种事情了,就是普通的出远门,也都是有可能生死离别的。

    在这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一份书信报平安,真得是非常珍贵!但是,平头百姓是没有投递书信的方式。

    就如今来说,大明朝的通讯,最普通的是驿站,根据消息等级的不同分不同的加急。最急的消息传递,还是信号塔传讯方式。

    不过所有这些传讯方式,都只是为朝廷服务。当官的可以夹份私信什么的,普通老百姓就不用想了。

    码头上,看着送别的一幕,张一凡忽然就想到了这个事情。

    以前的时候,普通老百姓其实是不会出远门的。一辈子就生活在出生的地方,或者方圆百里之内而已。也就是商人这种,才会出远门。

    但是,随着将来的蒸汽火车普及,水泥官道越修越多,普通百姓的活动范围也会越来越大,对于书信投递的需求肯定会越来越多。

    那么,是不是考虑发行邮票的方式,来保证官府建立一套服务于普通百姓需求的通讯?随着全国义务教育的推广,书信需求肯定会更多!

    好像原本的历史上,第一枚邮票就是最先开始工业化的英国发行的。这事儿,肯定也得改改了!

    这么想着,他决定回去之后和自己媳妇说说,让朱镜静来牵头实施这个事情。等回头同城通信,指不定还是她们女人写得更勤快,用得更多!

    不管言语还是神态,都能看到他的开心。

    他作为开国皇帝,自然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并不会张一凡说什么就是什么。如今只是一开口,就指出了解决草原最关键的点,那就是朝廷对草原的掌控程度。

    当然,最关键的,还不是这,就听朱元璋赞道:“一凡啊,真得没想到,这么一套板甲的费,比我想象中至少要便宜一半以上,难得啊!”

    不得不说,西南战事和治理的顺利,真得要归功于粮田归公分配法。

    此时,草原上实施类似的政策,朱元璋当然是一听就感兴趣了。

    可是,如今在张一凡的帮助下,朱元璋有空前的信心,在他还当皇帝的时候就彻底打败逃到草原上的蒙元残余。然后又有了长远的政策,来预防草原部族的重新强大。

    要是当年打仗的时候,自个要有这么一套东西生产板甲的话,那甚至都不用苟!

    这不,朱元璋看着拿在手中的板甲,就一直在点头称赞。

    张一凡一听,当即笑了下说道:“父皇考虑地深远,因此,还需要加上一些别的政策才好。”

    只听朱元璋继续说道:“草原上筑城,用于管辖治理草原,驻守军队,收购牛马羊和羊毛等等,也必须要选好地方才可以。这个,回头要仔细考虑考虑才好!”

    不但如此,他后续分封的儿子,还组建了第二道对草原的防线,就是沿着黄河一路封。由此可见,他对蒙元的防备和对蒙元将来强大的担心。

    西南的百姓,对朝廷空前拥戴起来,甚至有不少躲藏起来的土司头人之类的,都是当地人主动抓了送到官府的。派去巡查的御史,也都是对当地的民风非常赞赏,说朝廷在那边做事,非常地受当地百姓拥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