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商靳川也没有叫他们起来,只是阐述了一下信上的内容,隐去了黎诉的那部分内容。 众臣子心里疑惑,这传来的不是好消息吗?陛下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表情? 不过他们现在谁也不敢问。 商靳川启声问道,“对于去边关与突厥商讨并签订契约的人选,众爱卿认为谁去合适?” 一听这话,下面的臣子们纷纷各抒己见,其他的也管不着了,都想替自己的阵营拿下这个机会。 听信上的意思,突厥那边签订这份契约的意愿也很强烈。 那么谁得到这个机会,就可以拿下这份功绩。 “陛下,微臣以为,礼部的张大人乃是出使边关签订契约的不二人选!” “张大人饱读诗书,精通外交礼仪,过往处理诸多邦交事宜,皆是妥善得体,此番要和突厥谈判,凭借他卓越口才,定能为我朝争取最大利益,让契约于我朝有利!” 话音刚落,一位大臣冷哼一声,跨步而出,反驳道,“应大人此言差矣,张大人虽然擅长礼仪,但是边关之事,可不是仅靠礼仪就可以应对的。” “微臣检举兵部李大人,李大人是常在军中,熟知兵家之事,让其前往,定然可以洞察突厥的阴谋。” 原来举荐张大人的臣子又反驳,“李大人虽知军事,可外交谈判,靠的是言辞和智慧,非一介武夫所能胜任。” “突厥人狡诈,若是因为李大人鲁莽行事,激怒了对方,坏了大事,谁能担此重责?” “李大人担不起,你也担不起。” “而且边关军中还有魏元帅在,让去外交谈判自然要礼部之人去,你兵部凑什么热闹?” 两人眼神对视上,在空中激起霹雳吧啦的火花。 “二位大人莫要争执,依微臣看,两位大人举荐之人皆有不足,微臣以为吴大人更为适合,吴大人博古通今,心思缜密,也精通外交礼仪,他去最为合适。” 刚才吵得不可开交的两位大臣一起怒视举荐吴大人的这位大臣。 朝堂之上支持各方的官员纷纷发言,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声音此起彼伏,一时之间,大殿之内仿佛成了激烈的战场。 各方为了自己阵营的臣子能够获得这次机会,互不相让。 商靳川坐在龙椅上,看着群臣争执,面不改色,心中已经有了人选。 不过听着他们在下面争执,内心有些烦闷,要是都像他师弟那样就好了。 众人吵够了齐齐地看向高坐的商靳川,等他来做最后的决断。 商靳川看向礼部的张大人,“张大人意下如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