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俞三郎见怪不怪,这老书生开书铺子多少年了,都是这个态度。 “红豆,除了说文解字,还有别的你也看看?慧茹,我记得这边有些戏本子和词话,给你买两本留着平时解闷吧?”俞三郎给妻女都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俞红豆率先走向两排长桌,仔细的盯着每一本书,发现这些书虽然都是楷体,但字迹略有不同。 “这里的书大半都是手抄的,读书人大多以抄书为荣,同时也可补贴家用。”俞三郎看女儿可着一摞书翻了几本便知道她在想什么。 俞红豆反应过来,对哦,古代书生的谋生手段除了代写信件、对联这些,就是抄书了。 她挑着字迹相对完美的挑了一本《说文解字》,目光在瞥到对面的《御制大诰》时愣了一下,好奇的拿了一本想要看看到底是个什么书,才能带个御字。 “这是《御制大诰》,朝廷每年都将一些大案编印到大诰中公示天下,以警备世人。”老书生抬头的功夫看到那小丫头手上的书,出声解释了一句。 他并不认为这么小的孩子能认识几个字,尤其还是个小丫头,他怕小孩子玩心重,再撕了书,到时候哪怕是当爹娘的能赔钱,他也心疼那些书。 这一解释,也是给孩子爹妈的提示,可别叫孩子瞎碰。 可惜他的好意,那夫妻俩完全没感受到,反而还助长了小丫头的气焰,她一连气儿的挑了好几本,看样子是全想要。 老书生放下手里的书,认真的盯着小丫头的动作,见她挑的竟是往年至今的大诰,不免有些惊疑不定。 难不成这小丫头竟然真看得懂? “这大诰一般都是朝廷发到村长和里正手里,便于他们给村民普及律法,村长家就有,可惜村长爱惜的紧,每次翻看都要净手焚香,不然借来看看倒省钱了。” 俞三郎看到女儿连着拿几本,想起村长那抠门样儿,小心眼的决定把这书买回去,叫村长跟前炫耀一番。 原来这是国家出版的《刑侦要案》?俞红豆以自己的想法理解了大诰的意义后,心里想这可巧了,她最爱看破案片了。 长桌上的书本看完了,除了三百千、《笠翁对韵》和《说文解字》这些启蒙书籍之外,还有就是四书五经和其他科考用书,剩下的才是寥寥几本其他书籍。 俞红豆这辈子没机会参加科考,对再来一次全国级别的考试也没什么兴趣,草草的扫过一遍,就只选了《笠翁对韵》《说文解字》和五六本《大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