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陈县附近,如今就聚集了不少人。 陈县靠近豫州,不少人怕是做好了投奔刘表或是袁术的准备。 钱财和家丁可以带走,只可惜多年经营的田地。 兖州士族豪族心思动摇,可见一般。 “听闻荀潇带着虎豹骑到了许县,诸位怎么看?” 有人率先问道。 “许县附近可有敌?莫不是曹操派来清算的吧?” 这话说完,人人自危。 如果荀潇准备攻打袁绍,应当去濮阳与夏侯惇汇合。 如果讨伐袁术,那也该去豫州啊! 怎么算,这个路线也不对。 “听闻荀潇出自颍川荀氏,与荀彧为同族兄弟,不知在曹营分量如何?” “不错,近有消息传来,荀潇月下斩貂蝉,确有君子之风!” 说到此处,众人连连点头赞叹。 大家都是士族,读过几年圣贤书,就很吃这一套。 其中也只有豪族子弟,暗中骂两句不识货。 说起这件传言,众人讨论得热烈,气氛顿时轻松不少。 “诸位说,可否找到荀潇替我等求情一二?” “我们都不是缺钱财的人,只要能保住性命,打点些又算什么?” “只怕是荀潇的分量不够重,若是荀彧先来才好。” 曹操大军回兖州的消息已经传开,兖州士族更是急躁。 本来他们把希望寄托在荀彧。 只是荀彧同曹操一路,到时候万一开始清算,哪里有时间准备? 就在众人犹豫不决之际,人群中一位其貌不扬的青年儒生陡然睁大了眼,眼光亮堂了几分。 趁着众人争议,他悄悄溜出了院落,快步离去。 “公义,可是要去何处?” 还没有出门,便被一个大汉拦住。 看来,士族商讨,并不是人人诚心,还是有人注意到了他。 “出去散散心。” 被拦住的儒生,名叫董访,济阴定陶人士。 当年鲍信等人推举曹操为兖州牧,其实只是东兖州极力促成,西兖州并未变态。 说白了,兖州众士族大多观望,希望找个冤大头去对付百万鹅贼。 张邈后来叛乱的原因,也有如此,小弟变大哥,谁心里能平衡? 谁能想到,曹操竟然成功平了黄巾。 而董访,是追随东兖州派系,后来迫于无奈没有阻拦张邈。 这是可以与曹公解释的,他也觉得自己跟方才院中大多士族不同。 哪知那大汉生的五大三粗,眼神确透露着一股精明,他笑了笑道:“要是去找荀别驾的话,算我一份!” “你也认为文伯可以说服曹公?” 董访抬了抬眼。 那名大汉哈哈大笑道:“吕布如丧家之犬,貂蝉又何尝重要?” “荀潇月下斩貂蝉,名声不至于。” 言外之意,便是有人推动,要荀潇名声大涨。 那曹操就算不是始作俑者,也是默认。 既然如此,那荀潇在曹公心中分量还需猜测什么? 赶紧去舔啊! 其它人反正又够不到。 正是如此,董访这才悄悄离去,打算回家筹集钱财,希望路上“偶遇”荀潇,望他求情几句。 争论,有什么好争论的,耽误了时间可就人头落地了。 “张将军大智,可惜出身差了些。” 董访叹道。 这大汉赫然就是张邈之弟。 本来他应当在雍丘陷落之时战死,只是因为荀潇的到来,曹操对兖州之乱的处理不同,他因此留下一命。 只是也被夏侯惇痛打,士兵全走散不说,自己还受伤一路逃到陈国。 一步错,便是步步错。 兄长求援路上被杀,他就知晓天下之大,竟是无路可走,只好奢望曹公能够开恩了。 “不管如何说,荀别驾能坐拥美人不乱,某还是佩服,公义提一句就好了。” 大汉无奈叹道:“如果曹公还是要我的命,也只好替兄长谢罪。” “你我不同,我现在自身难保!” 董访没好气地说完,不再理他,急匆匆离去。 他有一种预感,曹操隐而不发,估计是有大动作。 我出身好,加上去找荀潇才有一线生机。 还给你求情? 不是一起死么? 张超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无奈笑了笑了,也没再进院,转身走进小巷,很快被黑暗吞没。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