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今天下纷争,诸侯并起,如若他人得先,于主公极为不利!” 荀彧见曹操还在犹豫,却不知道他想着荀潇,连忙又劝。 说事实,讲道理,荀彧不可谓不尽心。 曹操心动了,但又没完全动。 主要是荀彧最后说的那句有些吓唬人,如果其余人奉迎了天子,那我岂不是成了反贼? 袁绍会不会动心? 曹操沉吟半晌,最后化作一声叹息:“还是等文伯凯旋再议吧。” 说完,自己都不禁笑了笑。 不知从何时起,竟将文伯与荀彧相提并论了? 要知道,荀彧可是被他称作“吾之子房”的人。 “文伯?” 荀彧也愣神片刻,随即笑道:“文伯确有才能,即便在士族中也可谓英才,只是年纪尚轻,怕是不懂天下大势。” 曹操顿时也哈哈大笑。 他是不懂,但是在桃儿面前吹牛的时候,一定懂! 信中的他,方才是惊才艳艳! 其中缘由,曹操自然不会解释给荀彧听。 这事情就没法解释! 荀彧等人或许知道文伯的才能,却不知道他的才能到底有多少。 但是我知道啊! 曹操心中莫名有些暗爽,脸上笑意更浓了。 荀彧哪里知道他在笑什么,随后又劝了几句,依旧无果。 无奈之下,他也只好先下了马车,从长计议。 不同以往,逢迎天子一定得让主公做才行! 如果去了别处,难保不会是才出狼群,又入虎口。 荀彧立于冰雪之中,看着远处孤零零又洁白的山峰,也觉得有些孤单。 他想到了天子。 他此时便像拿白雪皑皑的孤峰吧? “文若,主公如何说?” 正当荀彧感慨之际,后方有一骏马提速赶来。 是荀攸。 荀彧索性也懒得回马车,找了匹马翻身骑上,伴在大军一侧随行。 二人并驾齐驱,一路商讨。 “逢迎天子百利无一弊,你说主公为何犹豫?” 听完大致情况,荀攸不解问道。 “我也不知,主公只说待文伯回来再做决断。” 荀彧想了想,还是没想到此事跟荀潇有何关联,只好作罢。 “文伯?” 荀攸同样一脸黑人问号:“那主公可有问起我?” “没有。” “哦。” 荀攸搓了搓冻僵的手,突然停住,感觉心更冷。 主公何时对文伯如此看重了? 主公怕是也喜欢吃点心! 他心中暗忖。 二人皆是低头沉思,走过沉闷的一段路。 “洛阳离兖州倒是有不短距离,西有李傕等人,北走袁绍虎视眈眈,你说主公会不会担心有征战,迎不回天子?” 荀攸突然又想起,问道。 要说文伯之才,最大的便是能打了。 当年追袁术,说出去都没人信,也就他们寥寥几人知道一点。 若有战,说不定就等他回来打。 荀彧摇头道:“主公要是惬战,就不是主公了。” “况且曹营从来不缺征战猛将,子孝将军,妙才将军,元让将军,皆是不世出良将,况且还有刚降的张辽等人。” 要他征战的才能? 不可能。 之前从未有人知道荀潇能打,曹操一样打下偌大地盘。 “或许主公只是不想张扬,引得各方争抢。” 荀彧也猜测道。 荀攸附和道:“有道理。” 做好迎接天子准备之前,确实不该声张。 只是,文伯现在如何了,他又会如何想呢? 荀攸此前没想过,现在却有点好奇。 ...... 颍川境内,一队骑兵自是威风凛凛,带起雪水泥泞一路。 自徐州出征后,便是快马加鞭,一路疾行。 荀潇自然不是为了兵贵神速,不然他也不会直接奔赴许县,而应当自陈国或是经过沛国便往南,直奔豫州而去。 他只是觉得曹纯很吵。 果然如同众人所料,曹纯就貂蝉之事,问了一路。 只要停军修整之际,便会趁机暗示。 荀潇明白曹公为何命他出征了,真的是无孔不入。 甚至,演变成结果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荀潇承认。 还变成了精神追求,让人无话可说。 “子和,你若是不姓曹,我真怀疑你能否在这乱世活下去。” 距离许县不远处,荀潇刻意停军驻扎于此,曹纯果然又凑了过来套近乎,于是荀潇如是说道。 “可惜我不姓曹。” 王二兀自叹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