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并没有。” 曹操当即反驳。 让陈登一时有些错愕,不是,明明已经被抢了,抢了很多。 足足数万百姓,仿佛是地里的稻子,被蝗虫席卷而走,家里钱粮几乎都已经没有了。 这光是凭借一些话语是无法安抚的,至少要在明年见面赋税才行,这些仁政必须要施,否则的话不知何时才能恢复稳固之时光。 当年的下邳之所以为坚城,那与百姓愿留之意是分不开的,民心在则稳固,他们也不愿离开,那守城之兵就不会是孤独收城之人。 曹操乐呵呵的一笑,道:“城内百姓并没有被残害,仍旧还在,那又有什么损失呢?” “这座城内,最大的财富便是这些百姓。” “明年春耕一年,等待秋收之时,大家都会富裕起来,钱粮日后可挣,若是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还活着,就是最大的财富,是吗?” 陈圭愣了愣,而后心里顿时出现了一丝温暖。 但是多年混迹于官场,见惯了乱世离殇、人情冷暖的陈圭马上就清醒了过来。 心里犯了嘀咕:是不是不想现在开仓放粮? 啧,这…… 这话也说得太厉害了吧?! 绝对是不想开仓放粮! “陈圭,我听闻你陈氏在徐州乃是名门大族!你也曾为太守之位,算是位高权重,深谙内政之道,此后下邳太守之位,就交给你如何?” “这……” 陈圭顿时一愣。 当即匍匐在地,道:“主公,在下年事已高,恐无法胜任。” “不,你当之无愧,从你能开了这城门来看,便再也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了。” 曹操虚着眼看向陈圭,心中更是明镜一样,吕布驻军在此,他都能把城门打开来迎,说明在军中与堂上,都有极高的地位,被人尊重。 自己派谁来做这个太守,都要面对陈氏的盘根错节,不如就直接给他了。 文伯曾说过,徐州三派抗衡,乃是陶谦多年结果,现在既然只剩下了这名流士族,那就让他们在徐州起势。 总会知晓感恩的。 “那我……” “嗯,全靠陈君了,伱之子陈元龙,我十分欣赏,日后必成大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