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一番话,让屋内的数個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多少年,未曾听见有人说这等肺腑之言。 他们三兄弟自黄巾之乱起,就一起厮杀多年,那时候只是为了百姓除贼赈灾,治理一方,得名望与功绩。 却从未曾想过建何等壮大功业。 但自会盟之后,眼见各方诸侯哪怕是袁绍、公孙瓒、张扬、陶谦,都只是为了能够得一席之地,根本不愿真的去迎回天子。 从那时候起,刘备就知晓,他们难成大事,即便是也最终有一诸侯可统此破碎山河,也不再是那个大汉。 既如此,为何不自己为主君,于乱世之中拨乱反正? 实际上,会盟之后,很多人都看清了当时手下拥兵之诸侯心中所想,大概都是争夺地盘。 而不是真正聚在一起会盟而扶汉,是以从那一刻开始,心灰意冷之下,将董卓赶出了中原腹地,便开始了割据时代。 也是从那一刻开始,刘备寄人篱下,颠沛流离。 已经很久没有再听过如孙乾这番话了。 在他看来,士族不会跟随,庶人却只能看时运,不知何时才能遇到一个,但今日孙乾之话,让刘备感动。 真正感动的是,自己一心向汉,以仁义立本,终究会有人欣赏跟随。 孙乾,只是其中一人而已。 最重要的是,他肯如此。 子龙若是还可回来,日后定然还会回到我身边。 “好!” 刘备端正坐了起来,将手中酒端平齐胸,难掩激动之情,声音颇为有些颤动的盯住了孙乾的眼睛,“既如此,从此之后,备必不会负你。” “主公,”孙乾面容冷肃,再次匍匐一拜,起身之后方才伸手接了刘备递来的一碗酒。 …… 与此同时。 在下邳城内。 陈氏的府邸宅院之内。 昏暗的烛火光亮之下,陈氏父子相对而立。 此时,陈登的表情十分苦涩,却依旧还保持着平静。 “父亲,儿与戏志才相通,书信自没有留下一封。” “但我去之书信,听闻却曾被吕布军中校尉所拾得。” “是以,主公虽未对我们下手,但其余之人不一定,孙乾,糜竺等人,或是曹豹等人,都并不会手下留情。” “而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