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在后世,这就有些类似于宣传部门监管的新闻单位了。 但是这个时代毕竟没有网络、电视等物,只是用大公报向各州军民公示朝廷的旨意以及地方发生的大事,速率还是太慢了一些。 但是,这个时代的极限也就是如此了。 对刘俭而言,这已经是他所能做到的最大极限。 有就总比没有要强,是吧? 至少可以让各州郡的百姓知道朝廷目前的颁布细节,以免有些州郡官员欺上瞒下,克扣了朝廷分发给了底下的福利,同时还用假信息来麻痹他们。 同时,刘俭还在地方设立了纪检监察机制,对于官员执行,特别是钱这方面的事情进行严格监管。 而这些纪检监察机制都由朝廷直接管辖,所有的官员都由朝廷直接任命,这样就会保证地方官员不会在短时间按内形成利益勾结,以免出现利益均沾的勾结。 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但每一项都不简单。而且虽然刘俭只是提出了一个大框的想法,但是当中的实施细则以及朝廷人员的配置都需要相府人员、朝廷人员以及上述台仔细的进行研究,并逐级审批落实。 所以这也是一件漫长的工作呀。 但是万事既然起了个开头,那就总会有好的结果。 刘俭并不着急,他知道有些事情不是自己这一代人就能做完的,但是他愿意以时间换取空间。 在自己这一代,将很多事情落实并确定进取方向,然后一代一代的落实下去。 有很多好东西,一旦你提出来了后并予以实施,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东西和制度就无法从历史中抹去。 就算是改朝换代了,后来的人也依旧会沿用这些好的政策,毕竟这也是有利于他们自己的嘛。 将这些事情做完之后,时节已是盛夏酷暑了,刘俭突然发现,他还是有很多事情没有做。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人事! 他虽然稳定了朝局,但还没有使朝廷完全置于自己的掌握之中,有些潜在风险还是存在的。 所以在人事方面,朝廷既然已经步入了正轨,那就应该好好的重新进行朝堂人员的安排调度。 而且刘俭也要给自己的手下们一个交代,他们跟随了自己这么多年,现在也是时候让他们身居高位的时候了。 不过,在处理这件事情之前,有点还需要先将几个人调到长安来。 这几个人如今也已经在河北磨练的差不多了,是时候让他们来长安做一些更高级别的事情。 并州方面,张辽抵达了太原之后,按照规矩先行去见并州刺史郭嘉。 在前些年,并州刺史主要负责对一州之地诸官员的监管,只有六百石的秩俸。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刺史在地方的权力有所增长,包括可以建立属于他们的刺史部。 再加上刺史本来就是用于监管地方太守的存在,所以并州刺史现在在并州之地的权限还是非常大的,而且郭嘉本来就是刘俭非常重视的人。 在并州不论是豪族阀阅,亦或是高门望族,或者是官员,都心中清楚的很。 谁来了并州,不得先拜一拜郭嘉的山头。 张辽在见了郭嘉之后,随即向郭嘉阐了自己此番来并州的理由。 同时还向他提供了朝廷方面的军令,另外,他还给了郭嘉一份刘俭给郭嘉的私人信件。 刘俭信中的内容无他,自然是向郭嘉说明了一下张辽的重要性。 他希望郭嘉在并州的好好栽培张辽,让张辽能够成为并州的一员健将,替郭嘉承担起并州的军事。 另外,刘俭还向郭嘉说明了一件事。 他要用张辽在并州长驻,同时调到赵云来长安中枢。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