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良将的抉择-《我给玄德当主公》


    第(2/3)页

    朝廷敛财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刘俭这边不会替他们承担。

    他现在要做的最紧急的事情,就是率领大军北上进入并州地界,将并州征服。

    ……

    ……

    河东郡安定了,刘俭的大军克日起行。

    眼看着刘俭的大军要走了,徐晃心中非常的焦虑。

    他现在的内心处于一个矛盾状态。

    首先,就本心和情感上来讲,徐晃非常想跟着刘俭一起走。

    像是刘俭这样英明神武的主公,这辈子徐晃怕是碰不上第二个了。

    若是不能乘着这次机会与刘俭一起走,徐晃这辈子的成就,只怕是一眼就能够望到头。

    也唯有刘俭,才能够给他更好的发展平台,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

    但问题是,徐晃心中也有另外有一个担忧。

    毕竟,河东郡的太守王邑是他的举主,他提拔并重用了徐晃,可以说是徐晃的恩公。

    徐晃其实就等同于王邑的故吏。

    在这个时代,故吏若是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就改换门楣,虽不至于声名狼藉,但对个人的养望,确实有一定的影响。

    徐晃虽然出身相对寒微,但对于个人的声望也还算是重视,特别是泥阳王家在凉州也是有名的高门,自己若是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就舍王邑而去,一个弄不好,怕是自己的名声就完蛋了。

    武人虽不像是士人那般注重名誉,但谁不希望自己死后,能得一个忠义的声名呢?

    所以说,徐晃现在有些进退两难。

    到底是跟刘俭走,还是不跟刘俭走?

    徐晃连着三晚睡不着觉。

    终于,在经过了一番挣扎,徐晃还是下定决心,去王邑处拜访,辞别王邑跟随刘俭去北境征战沙场。

    虽然会累及一些自己的声名,但相比于名声,还是切切实实的前途利最为重要。

    于是,在失眠三日后的第四天晚上,徐晃深夜前往王邑的府邸拜访,他来到王邑的府邸,送上名刺,请求拜见王府君。

    但是王家的门吏却告知徐晃,王邑现在正在会客,让徐晃到偏间暂时等一等,稍后王府君便会接见他。

    虽然有些着急,但徐晃还是老老实实的到旁边等着去了。

    等了大概小半个时辰,依旧不见王邑召见,徐晃又不能催促,只能是先去如厕。

    但如厕回来的路上,却正好看见王邑正在亲自送一个人向着门外而去。

    而在看到那个人之后,徐晃不由大惊,急忙闪身躲到了一边。

    若是让刘俭和王邑同时看到自己在这里,一会自己再单独面对王邑的时候,那场面可是太尴尬了。

    “文都兄!刘某告辞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