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听完贾诩的话,郭嘉再一次的沉默了。 他发现他前二十年的日子,都没有这几日沉默来的多。 不过,他毕竟也不是等闲之辈,其智谋之力可谓是冠绝天下。 经过贾诩的讲述,郭嘉开始理解了所谓的王道与所谓的谋算天下相结合是什么意思。 他缓缓的开口道: “应该不止是贾公适才所言的那些事而已。” 贾诩一听郭嘉竟然能够举一反三,颇为吃惊。 即使是以他的智谋,所能想到的也就是适才的那些了。 郭嘉居然还有不同的想法? “还请奉孝指点一下?” 贾诩很是谦恭的向着郭嘉拱手咨询。 郭嘉回了一礼,随后道:“此时投建于雒阳,除了可以收豪右之心,使他们北向迁移之外,还可以对本土的奇巧之术的英才进行收心。” “哦?” 贾诩闻言,很感兴趣。 “还请奉孝细言之。” 郭嘉慢悠悠的说道:“郭某早就听说左将军在冀州设立招贤馆。” “除了招寻经学人才之外,对于奇巧之术的人才也特别重视。” “特别是农耕与冶铁的人才。” “这一次资助雒阳兴修水利,也是左将军借机可以与雒阳本地的这些奇技人才接触的机会。” “雒阳乃是昔日大汉都城,在雒阳境内,居住着整个大汉朝最顶尖的农耕、建筑、水利、医术的技术人杰,在经学人杰遍地的大汉东都,这些人普遍是得不到重视的,特别是董卓执掌雒阳之后,他们更是难有出头之日。” “而今番对于左将军来说,就是把这些在雒阳附近的大汉朝最顶尖的奇技人才借机笼络河北的良机。” 贾诩捋着自己的须子,慢悠悠的点了点头。 “奉孝果然是人才呀,年轻好学,机敏聪慧,一点就透,可是比我这个老东西要强多了呀。” 郭嘉笑道:“还没有完呢。” “哦?还有何说?” 郭嘉道:“文和公还记得那些太学生吗?” “先前被袁绍以及朝中诸臣撺掇集体闹事的那些太学生。” “他们当中很多人的背景也是在司州本地。” “主公在司州行仁义之举,对于那些先前闹事但不得成事的太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挽回的机会,他们可以这次借着这次事情,顺势宣扬主公的仁德,同时借机归附到主公的之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