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长安那边,有什么动静?董卓出兵了没有?” 国渊摇了摇头:“属下的密探从长安捎回来的消息,是长安目前暂时没有异相,也并没有董卓要出兵的消息。” 刘俭哈哈一笑:“不可能。” “嗯?” 刘俭站起身,道:“董卓那个人,我很早以前就认识,他这个人绝不是吃了这么大亏,就能咽到肚子里的人,我告诉你,长安越是风平浪静,就说明他越要有大动作!” “你还是好好让你的人,调查仔细了,别被董卓故意遮掩了过去。” 国渊对于董卓不甚了解,或者说他也根本就不屑于去了解董卓。 一个西州蛮子,靠着杀伐手段当上了相国,似国渊这样的名士级人物,也就是用鼻孔去看董卓的。 他皱起了眉头,拱手道:“主公之言,末吏当谨慎应之,只是让手下人去查,又应该往那个方向去查……毕竟如今长安附近,西凉军的斥候和密探亦众多,若是一个不小心,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反倒是不好查证。” 就在这个时候,刘俭右侧,一个声音慢悠悠地响起。 “子尼不用担心,相国想做什么,某大概能猜度个七八分,给你个建议,只管让你手下的人向着这个方向去查,定有所获。” 国渊看向说话的那个人,正是贾诩。 贾诩虽然低调,但现在军中大多数的战将也知道此人乃是刘俭府中最为得力的门客。 而且他出言虽少,但是逢料必中,着实非常的厉害。 国渊很是礼貌的冲着贾诩一礼:“请先生指点。” 贾诩不敢承国渊之礼,赶忙回了一礼,算是持平。 “相国麾下的精锐,最善长途奔袭,而且可昼夜行军。” “最远路程的时候,其精锐骑士可昼夜两百里。” 这话一出,帐内众将的脸色都有些不太好看。 有的是觉得贾诩吹牛逼,有的是露出了惊讶之情。 不过刘俭却很自然的接受了。 因为他估计着,董卓也应该是向着这个方向在使劲。 毕竟三国志中,确实有董卓‘昼夜三百里’的言语记录。 当然,可能这里面多少有些虚数,但贾诩适才说了昼夜两百,在这个时代的人看起来,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至少很少有人能够做到。 别的不说,大半夜的行军还跑这么快……不怕丢啊? 不过董卓直接掌控的精锐人马,在这方面,确实是有他的优势的。 任何军队都有他的长处,以及其军所擅长的点。 西凉骑兵纵横边塞,长于昼夜奔袭,想来也不是什么太值得惊讶的事。 国渊恍然而悟。 他明白了。 “主公是觉得,董卓是在封锁消息,然后暗中调集骑兵,想要昼夜行军千里奔袭,打我军一个措手不及?” 刘俭点了点头:“如果按照文和适才所言的行军速度,或者董卓能够在快一些的话,三四日内,他就能从长安杀到我们的面前,但实际上,正常行军的话,从长安出发最少也要有十日以上的行军路程。” “所以,把这个事想办法给我探听清楚,我要让董卓千里奔袭的计划落空,知道么?” “喏!” 国渊当即领命。 刘俭又看向帐内的诸人,说道:“诸君都听到了吧?都各自会营寨,整点兵马,等候消息,若是子尼没有查到董卓的起兵日期和行军路线,那咱们就要日夜谨慎,慎防董卓奔扰偷袭,心里都做个准备,西凉兵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都不知道该如何自处了!” “喏!” 诸将官领命之后,遂各自回去准备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