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袁绍的脸色不甚好看:“是吾不能容他吗?实是他做事太过!不记恩情,屡次与我作对,这样的人,袁某不认他是朋友!” 曹操苦笑道:“孟卓心高气傲,与旁人不同,你与他说些好听的,他自然就顺气了。” 袁绍翻了翻白眼:“笑话,袁某如今拒荆豫二州,所拥人户天下最盛,淮南之地在你手中,江东不日也尽入你手,此等势力,董卓刘俭谁不惧之?我为何要顺他的气?” 曹操道:“眼下大敌当前,不可义气行事,若是有孟卓在陈留起兵,于东面侧应钳制刘俭,则大事可定,本初切不可因小失大。” “至于孟卓于你不敬之事……嗨,不过就是争一口气的事,你只要实,不要虚名,待日后诸贼覆灭,大事可定,孟卓纵然再傲,也自然归服,此乃水到渠成之事,你又何必较这个劲呢?” 袁绍毕竟是个英明之人,听到这里顿时沉默了。 他心中也觉得曹操此言比较在理。 虽然有点咽不下这口气,但若是能够将刘俭从司州赶回河北,这事或许倒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等以后找机会再收拾张邈也不是不可以。 这就是袁绍比张邈强的地方,张邈强撑着士族风骨,一直跟你较劲,但袁绍在利益面前,更加懂得谦虚退让。 随后,却见袁绍长叹口气,道:“你说的对,在这个时候,若是孟卓能够加入,协助我从旁骚扰刘俭,则一定会对刘俭形成掣肘,如此我们就胜算大增了!” “只是孟卓昔年与我的误会太深,此番我纵然有意与他和好,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曹操却道:“看着挺难,其实并不难,孟卓心高气傲,只要本初你主动示好,他便觉得是你先服了软,我再派人从旁说和,定能让孟卓回心转意。” 袁绍看向曹操,道:“孟德可有好的人选,可往说服孟卓?” 曹操言道:“我手下现在,倒还真有一个好人选。” “何人?” 随着袁绍的这番问话,曹操随即派人去将他麾下的新来的一名掾吏找来。 少时,便见一人来到了帐内,拜见袁绍和曹操。 袁绍见对方姿容不凡,意气风发,似出身不俗,急忙询问他的姓名来历。 不想,此人竟也是汝南细阳人,姓吕名范,字子衡。 袁绍没想到对方竟然是同郡之人,遂急忙细细询问。 不想,一问之下,竟知对方并非出身豪门,昔日也不过是一小吏出身,热情的脸上便多了几分冷落。 曹操看出了袁绍的状态变化,遂道:“吕郎虽非大贵出身,却志向不俗,有能力有见识,我前番从兖州撤往淮南之时,曾在汝南驻扎,与其相识。” “与子衡相谈一日,我便深为其才华所震撼,子衡虽然出身并不富贵,但军政财务无所不精,我亦不能相比也。” “哦?” 袁绍见曹操如此推崇吕范,心中不免有些诧然。 在他的概念里,只要不是高门大户,有资源有钱的门第出来的人,肯定就不会得到什么好的教育资源,能力也必然是有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