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暗中欲图董卓的公卿们,此刻大概也明白了王允的计划,只是有些事情说起来容易,但要操作,只怕在场中人,没有一个人能够想到具体方案。 杨彪环视众人,最后还是将目光落在了王允的身上。 “子师啊,这件事,最终还需交给你啊,似我等的本事,较你还是有所不及,这事我们是不行的。” 王允闻言吓了一跳。 “文先,你这话是如何说的,又愧煞我了!” 淳于嘉说道:“子师不必如此谦虚,事关国家,事关天下万千黎庶,当此重要时节,非得你站出来,操办此事不可……当然了,若有什么需要我等做的,你但说无妨!” 众人也是纷纷应和,直言在这个紧咬关头,也只有王允能够承担起大事来。 王允来回看着众人,虽几次推却,但众人坚持让他做,于是王允也就自然而然的准备将这件事承接下来。 毕竟,这事关他们在场所有人背后家族百年的利益。 绝对不能让董卓得逞。 其实对于王允来说,关键还是要在吕布的身上。 至于凉州叛军的阎忠,他也只能是能抱着侥幸的心理去试一试,若是能试成,自然是好的,但若是试不成,他也没有办法。 毕竟,摆在他们这些公卿朝臣们面前的,乃是一条有进无退的道路。 不过要分化吕布和董卓的关系,这件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不可能是王允耍耍嘴皮子,去找吕布说几句这件事就能办成。 所以说,这事还得是看时机。 …… …… 除了河北正在大举的推广新政科举之外,其他的地方对于新政的推行目前着实有些难以为继。 董卓在关中自然也是要推广新政的,不过因为关中地区并不是像河北一样,能够做到上下一心,故而他推行的速度有些进展缓慢。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董卓在这方面跟刘俭比起来,实在是相差甚远。 至于其他地方,那就更不用说了。 凉州虽然是董卓的大本营,但目前基本被叛军垄断,别说是推行新政了,朝廷的人想进去,都很难。 司州方面,卢植以及其他的四位太守倒是很想遵从朝廷的旨意,但在司州这个地方,将新政推广起来委实太过困难,没有大毅力和大能耐之人,是做不到的。 因为以雒阳为中心的这五郡之地,本来就是大汉朝百年来权贵最为集中的地方,在晋升仕途利益上链条上,司州的权贵昔日也都在当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分享着较大的利益。 如今这些人为了阻挡新政在司州的施行,暗中串联为一体,坚决阻挡科举在司州落地。 卢植虽然也是个厉害的人物,但他的年纪毕竟有点大了,而且在杀伐方面,他现在没有刘俭那么强力的手腕,再加上司州的情况比他想象中的要复杂的多,故而卢植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故使科举在司州也陷入了停滞。 并州诸郡的军阀,都忙着对付草原上的敌人,亦或是安抚匈奴内乱,哪里有心情推行科举,况且科举在并州这种地方推行的好坏,说实话意义不大。 至于袁术和袁绍,袁遗还有其他袁氏家族子弟所统领的地方,那就更不用说了。 他们弃科举如同蔽履,根本没戏。 徐州的陶谦虽然性格刚烈脾气暴躁,但也是个能够审时度势的人,他断然不会轻易做出决断,也只是四处观望。 曹操倒是有心想要推行科举,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来,他还未完全立住脚跟,故而不能轻易有所动作。 曹操想推行科举,但他目前还是仰仗袁绍要多一些,为了不与袁绍反目,他暂时克制,以扩充自己的实力为首要任务。 科举的事,曹操决定先放一放。 那曹操如今在忙什么? 豫州方面,袁绍统治一般豫州境内,而东向接连淮南的一部分土地,则是由曹操协助管理驻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