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通废话说的要多不走心便有多不走心,甚至一边说嘴角还一边挂着微笑。 这不摆明了幸灾乐祸。 一众辞呈的属吏气的牙痒,明明是你给陛下递了奏疏,说我们贪墨,如今却还来惺惺作态?且还这般假! 真是扑上去咬他的心情都有。 怎奈大势在他,徒增奈何? 经过了好一番“言辞周旋”,又装模作样的派人去与尚书台“研究”了此事之后,最后的结果,是刘俭大袖一挥,对以成浮为首的十八人道: “朝廷许了,准你们走人。” 不过,自己当初好像是向尚书台奏疏,言有三十八个人贪墨的。 为什么主动交辞呈的只有十八个? 那二十个怎么回事?装傻赖着不走? 那得是找你们谈一谈了。 …… 随后,刘俭又将另外二十个佐吏找来,挨个谈话。 但这二十个显然都是硬茬子,这些人跟宦官方面没什么关系,其背景势力应该是在朝中。 刘俭与二十个人谈过话之后,他们依旧是毫无动作,不搭刘俭那一茬。 那既然如此,就别怪刘某人无情了。 他当机立断的撤了二十个属吏的职务,将他们手中的权限全归回营,暂时分派于其他的佐吏。 平白无故被撤了职务,那二十个人自然不肯罢休,纷纷前去寻找自家身后的主脑告状。 但如今满朝公卿内部皆知,刘俭乃是袁基的人,等闲之事不可轻易与之交恶,于是被裁撤之吏的主人们便都找上袁基。 但袁基却是向着刘俭,对自己这位“头号爱将”一力偏袒到底。 袁基的态度自然让朝中公卿们心中皆有了数,看来刘俭此番整顿越骑营,定然是与他事先商议过的,此事恐势在必行。 为了这事,得罪袁家不值得,罢了罢了。 …… 而就在这个当口,从地方调职往京中的越骑营佐官门都到了。 而其中,刘俭当初在选部亲自挑选的那四个人也陆续抵达了雒阳。 第一个抵达雒阳的人,是南阳黄忠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