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带来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 作为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消费观念,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是高消费倾向,另一方面又保留某些传统消费意识。二者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激烈碰撞。 但是,在上一世的华夏,传统意识却总是在被克服中! 节俭节约的观念,已经基本不复存在。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中,过去那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生活观念基本上彻底消失了。 杨卫平当然不会忘记上一世华夏在高消费狂潮中,出现的多种畸形消费现象。 盲目消费。有些人并不具备高消费条件,但为了赶潮流,满足自己的物欲,也挤进所谓的“名牌贵族”群。 假公济私。购买高档品竟然可以公款报销! 贪脏开销。用贪污公款或非法集资款购买楼房、高级轿车等大肆挥霍。 公款吃喝。这种吃喝开销或列入成本,或从行政项目支出,全国一年最少吃掉1000亿! 贫富差距悬殊。一个所谓的“明星”人物一件服装可以花掉五位数,而四位数就够科研工作者挣半年的。搞导弹的,竟然比不了卖茶叶蛋的! 最让杨卫平感到痛心的是,新华夏建国三十年勒紧裤腰带锻炼出来的八千万产业工人队伍,到了21世纪,他们竟然沦落成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弱势群体。 现在,他能否通过他的努力。来改变这些历史中滋生出现过的顽疾劣症? 发展工业,而不研究经济和社会现状,是绝对行不通的。 苏联解体,就是最鲜明的例证。 带着满脑子的“疑难杂症”,杨卫平也没心情再跟秋芳谈情说爱寻欢作乐了。 加上秋芳本身也有一堆磐石安保公司的事物要处理和解决,二人约定了定期通电话的时间段,连最后的温存也没有,就再度各奔东西,天各一方。 乘直升机回京城后,杨卫平利用现在的空余时间。向一号首长写了一份标题为《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必须警惕的雷区》报告。 文中着重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有可能发生的诸多弊端,列举了后世经济学家总结出来的十大错误,措辞激烈地指出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 在这份报告里,杨卫平提出了“小政.府,大社会”的新格局。 他明确提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打破原来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多年不变的社会结构,导致发生重大的变化。 而这种变化的趋势之一。就是正在形成的“小政.府,大社会”格局。 政.府是社会的一部分。但政.府又具有相对**性,对社会起领导和主导作用。因此,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可以被认为是社会结构中十分重要的承上启下的枢纽。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统管一切,权力集中,机构庞大臃肿。与此相对应的是社会功能不张,作用弱化,形成头重脚轻的局面。 大政.府制约了社会,也使自己职能僵化。运转不灵,包袱沉重。 实行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同时也在改变政.府的角色。政.府既是改革的领导者,又是改革的对象。政储首先自觉地完成自我革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所在。 当前,政.府自身的变革正在逐渐进行。政.府机构该撤销的就要撤销。该精减的就要精减。可以把大量精简下来的政.府工作人员转向基层。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