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二十一章 唇亡齿寒和无妄之灾-《风骚重生传》

    就在倪广南说完了之后,贾刚根本没有留一个给记者们提问的机会,而是直接接嘴就过去说了:“没错,这个事情呢,是邮电部那边出了问题。【最新章节阅读.】这个事情我们也跟邮电部进行过沟通,这里也跟各位媒体朋友以及全国的读者、听众、观众们汇报一下——我们华夏高科和邮电部签的合同里面,虽然规定了相关升级活动也将由我们华夏高科负责,但是并没有限制邮电部分析我们的软件。并且呢,我们也很赞同和支持邮电部门想要建设属于他们自己掌握的,完全知识产权的结算系统。只不过中间的沟通环节可能出现了一点小问题,所以导致出现了现在的状况。不过我们华夏高科已经开始加入了邮电部门解决问题的队伍,相信很快就会结束超短时通话误记的这么一个失误。”贾刚这边态度很诚恳的说道。

    记者们现在都没有一个人指望着一会儿能听到贾刚说电信部门会不会有什么补偿措施——拜托,那是电信,是邮电部!是中央的部门,能有什么补偿啊?能快点的堵住漏洞,那已经算是很有上进心了好么!不然以前国企脸难看事难办的评语是怎么流传下来的?这电信没有说装着没听见,拖拖拉拉的用一两年时间才把漏洞堵住,最后还得意洋洋的觉得自己堵住挺有功劳,那已经算是比较有良心的了!

    可是就在有些记者都准备开始提问之类的事儿的时候,只听着贾刚突然又说道:“接下来,我们华夏高科还有一个事情需要通报给各位媒体朋友以及各位读者、听众观众朋友们,请我们华夏高科法务部门的首席律师袁杨来给大家解释。”

    袁杨此时一身名牌西装,看着就像是港港电视剧里面的大律师一样。只见着他凑到了话筒前,咳嗽了一声之后就慢慢的说道:“我这边要说的事情,那就是之前《南方周报》在3日前的头版报道中,引用了专家学者的言论说明有可能这背后的一切会是我们华夏高科产品的问题,并且发表了足足1232个字的评论,来论述可能存在的国家相关部门出于种种原因对我们华夏高科产品检验放水的可能。对此我方非常不满,认为对方是采用了偏颇性报道,并没有列出来全部的可能,同时偏向性报道试图引导读者误解我华夏高科产品之质量。因此,我公司决定,即日将向法院提交诉状,起诉南方周报侵犯我公司名誉权,并且主张南周报社赔偿我社间接无形资产损失100亿元人民币!”

    这就像是港台片儿里面拍的那些黑帮片儿一样,在90年代中前期,那都是各种混的讲义气,但是在90年代中后期呢?那就变成各种混黑道的都是以钱为重,都是各种讲义气的人慢慢的死光,退出社会,变成各种耍狠各种没下限的越来越霸占霸主地位!为什么会这样?可以说这是一种全世界几乎一通进行的变化——5060那年代的一帮人慢慢的老去,他们成长的年代是讲究道义的年代。而接班的一帮子年轻人,各种6070的,那就是更“现代”,更世俗,或者说更功利!

    要知道在他们看来,这南周发表的文章是没有太大的问题的。虽然说的好像是有偏颇性,但是记者们相信才放出来的应该就是这么一个原样,所以最多就是人家专家有倾向性,没把事儿给说完全了,那关媒体啥事儿?这是专家的意见不是媒体的意见啊!而且再说了,这南周那本身是没说错啊,是什么TPF部分出了问题,只是没发现这方面不是华夏高科本身的问题啊!一般人猜到了是TPF有问题,谁会想到是电信自己偷偷升级的结果?谁不都要以为是华夏高科没弄好?

    说到了这里,贾刚顿了顿,“在媒体看来,媒体记者们是报道了他们在市面上听说的事情版本,他们没有能力去探明事情到底是怎么样的,所以他们只能按照市面上流传的说法来报道。可是这样的一个报道真的真实么?这样的一个报道本身给企业带来了多大的伤害?从这点上来说,三株是不是有点无妄之灾?他们在这上面是不是无辜的?当然了,三株是有问题的,可是他们的问题是在别的问题上面,而不是在产品会致人死地上面!希望媒体朋友们了解,很多时候老百姓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大家可能是好心告诉老百姓要小心不良厂家的不良产品,但是这种好心背后可能却做了坏事儿,可能却会导致一个无辜的厂商倒闭,导致几千名员工没有了自己的工作,导致一个巨大的企业分崩瓦解……我们华夏高科,也需要自保,我们也需要保护我们的品牌,这是我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所以尽管我们很不愿意,可是我们还是要走法律的方法。”

    说道了这里,贾刚站起身来,深深鞠了一躬。然后,稀稀拉拉的闪光灯的声音,慢慢响了起来……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