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孙辈名字-《良跃农门》


    第(2/3)页

    “对了。荷塘那边儿,藕长得怎么样了?”李欣想起这事儿问道。

    关文回道:“荷塘那边倒是没什么大问题。藕这会儿也长得很好,我隔三差五地去看过。鱼也长得不错,大的还是有好些,不过大多还是中等大小。”

    “瞅个机会捕了大鱼起来吧。”李欣想了想道:“大多是草鱼和鲫鱼吧?”

    “对。”

    “抓几条小鲫鱼蒸了给扬儿吃,给他补补身子。”

    李欣笑看向跑在前边儿活蹦乱跳的扬儿,心中感慨,嘴里便也说了出来:“当初第一次见扬儿的时候,魏二婆娘正在对他喊打喊骂的,瞧他瑟瑟缩着的样子,这会儿想起来还让我心里边儿难受。”

    “这会儿扬儿吃得好,穿得暖,性子也渐渐放了开,这便是好事。”关文也叹了一声,对李欣说道:“这也全是你的功劳。”

    “家里多个孩子倒也热闹,扬儿这孩子不闹腾,人也乖巧。”

    顿了顿李欣说:“我娘说准备送山子去学塾启蒙了,五岁的年纪……虽然是有些早了,但是我想着扬儿和山子也差不多大,不如让扬儿也去学塾启蒙吧?”

    关文顿时抬了头,道:“会不会太早了?”

    “早点启蒙,孩子势必要早熟些……”李欣想了想道:“而且学塾里边儿比他大的孩子多,别的倒是不担心,就怕他人小,又是生面孔,去了被人欺负。另外,去哪家先生开办的学塾也是个问题。”

    关文身形微顿,默了默才说:“谁的都好,那张子善先生的学塾就不要考虑了。”

    这自然也是李欣想的,蹭吃蹭喝又刮学生油水帮助学生贿赂学政作弊的先生,肚里就算真有真才实学,也势必对扬儿的成长不利。让扬儿读书不是希望他以后能有多大出息,但是最起码的做人的基本道理他总应该从先生身上学到。张子善这样心术不正的,扬儿若是跟了他念书,肯定会受到影响。

    关文忽然道:“岳母有说让山子去哪家先生的学塾吗?”

    李欣摇头:“我娘也只是提了这么一句,具体的我也没问。不过若是送山子去学塾,想来也是去顾先生开办的学塾吧。既是熟人,平时能照料一些,且顾先生的为人人品大家也都是熟悉的,信得过。”

    关文便点了点头。

    李欣望向他:“你是不是也想让扬儿去那边儿?”

    关文没说是,却也没说不是,只是笑了笑。李欣则是想了想,微微皱了眉说:“顾先生那边距离咱们这儿有些远,扬儿要是去的话,就是送他也得走上一个多时辰。”

    关文便低低叹了口气,道:“近些的,也没其他私塾了。”

    李欣想想也是,不然当初怎么就挑了张子善这么个先生送关止承去念书?费用收得高不说,人品还有问题。顿时不免柔声劝道:“这个倒也不急,山子就算是真要去学塾启蒙,近段时间怕是也不行的,爹娘那边事情多着呢,找管不过来,少说也得等起屋子的事儿上了正轨了才会正经考虑山子的事儿吧。”

    说着笑道:“不过若是山子和扬儿真能在一个学塾启蒙,他们也算是有个伴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