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知遇(10)·对策-《鼎革》


    第(1/3)页

    听到最后,洪承畴问道:“玄安来自乡间,米脂延绥一代乃贼寇闹得最凶的地方。一定备受其害,以玄安之见,为何朝廷一再安抚,可一再抚而后叛?”

    唐无病想了想道:“授抚不过因穷途,并非出于本心。大人你看,陕北大旱三年,不从贼就得饿死,横竖是个死,不如搏一搏。虽然朝廷一再安抚,可是回到地方之后,依然面对焦枯的土地,依然没有收成,依然没有活路。除了劫道打食,也没别的办法。说起来,一切都是被逼的。”

    洪承畴点点头,“是啊,本官一再上书为陕地之民请赋,皇上总算下旨意免陕地三年赋税。”

    唐无病道:“元年到今年三年本来就没有收成,本来就收不上,免了又能如何?赈济的粮食却一点也看不到。”

    洪承畴叹了口气,“朝廷也难,东事不靖,每年都要五百万两粮饷,拿不出钱赈济大灾。皇上登基后,已经多次拿出内帑冲输户部。所以我们在下的,要体谅皇上和朝廷的难处。”

    唐无病连忙点头应诺。洪承畴呵呵一笑,“秀才做的就不错,如果天下士子都如玄安这般,何愁皇事不绥。玄安啊,以你之见,流寇之事可以平息之法?”

    唐无病连忙道:“小子不敢言军国大事。”

    洪承畴道:“集思广益,有想法就说,年轻人那么老成干嘛?”

    在那辈子,对于西北引起的流寇之祸,已经在唐无病脑海中盘旋多年,也设想过无数的解决办法。唐无病整理过自己的想法,还写过相关文章,现在洪承畴问起,正好把自己根据历史经验总结的办法说说,说不定还真能对平定流寇有用呢。

    唐无病道:“在下觉得,解决流寇,须剿抚并用,以剿为正,以抚为助。”

    他这个想法其实正是历史上大明朝用的方法,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洪承畴并没有觉得怎样新奇,随口道:“嗯,大策略与朝廷所定的相似,具体做法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