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媒体记者们早就守在这儿,摄像机不停地拍着,还随机采访排队的人。 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出奇地一致: “当然是为了杜的新专辑!” 上午九点,唱片店准时开门。 由于店面宽敞,队伍流动还算顺畅。 半个小时后,李伊馨终于进了店。 刚进门,就听到店铺负责人对着电话大声喊道: “赶紧备货!差太多了! 我们进的2.5万张几乎卖完了,只剩不到6千张库存! 外面还在排长队,必须让华夏那边调货!” 作为洛杉矶数一数二的唱片店,“巴拉德”这次进货量已经很大了,但依然抵挡不住这波热度。 李伊馨迅速跑到摆放杜笙专辑的货架前,拿了四张。 一张给自己,其他都是给好姐妹带的。 正当她准备去结账时,伊万咔推着一辆购物车出现了。 车上堆满了十几摞唱片,至少有几百张! 李伊馨惊讶地问: “你买这么多干嘛?” 伊万咔一脸淡定地说: “这张专辑这么火,我多拿点当礼物送客户挺合适的。 再说我现在可是‘杜笙的绯闻女友’,要是连他的唱片都没有,那多丢人?” 她目前已经进入特郞普集团当副总,继续道: “而且一张才18美元,便宜得很。 要不是怕后面排队的人骂我,我都想把货架清空。” 李伊馨这才明白为什么半小时内唱片就快卖光了。 原来很多人都像伊万咔一样,一买就是一大摞! 她想了想,也跟着多拿了十几张,然后一起排队结账。 还没轮到她们结账,广播里就响起了通知: “各位顾客,非常抱歉,杜的新专辑已全部售罄,下一批货预计中午12点送达。” 不仅这家唱片店,全美各大城市的音像店都在上演同样的盛况。 杜笙的《Endless Joy》彻底引爆了灯塔国的音乐市场。 而在东方,杜笙的实体专辑销售同样火爆。 功夫派连锁店门前也排起了长龙。 刘怡霏一大早就练完功,带着杨蜜和刘施诗来到家附近的音像店。 她们来得早,所以排在队伍前面。 看到长长的队伍,杨蜜忍不住说道: “还好施诗机灵,提前半小时到,要是听茜茜的话,肯定白忙活一趟。” 刘怡霏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我以为大家都会在网上买呢。 去年我们的专辑不是大部分都是网上卖的吗?没想到这次实体店这么多人。” 刘施诗笑着解释: “这次全网都没多大折扣,很多人又想一睹为快,干脆买实体了。 再加上前期宣传做得好,笙哥名气摆在那,大排长龙不出奇。” 尽管杜笙还没回来,但这次英文专辑在国内的宣发不错。 奇迹唱片利用国外的热度和好评,来提升国内听众对杜笙专辑的期待值。 因此,最近几天,线上线下及各大媒体平台都在报道杜笙的消息: 【杜笙再创奇迹,两首单曲登顶公告牌冠军!】 【杜笙在芝加哥举办签售会,现场人山人海!】 【泰勒:与杜比唱功,我自愧不如。】 【《福布斯》专访,八页内容介绍杜笙,历史首次!】 【索尼音乐总裁:请擦亮眼睛,杜的新专辑即将破纪录!】 一开始,以上一些报道是奇迹唱片借势推流。 但后来就成了各大媒体自发传播的内容,因为写这些新闻能吸引大量读者。 这也算是少见的“粉丝经济”现象。 此外,泱视也做了专题系列报道,这也算是另一种支持。 这些话题在网络上越炒越热,直接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讨论狂潮。 刘怡霏几个丫头今天来唱片店,除了凑热闹外,也有探探虚实的心思。 发现杜笙的英文专辑都有排长龙抢,她们不心服口服都不行。 提着大包小包出来坐上车后,刘施诗习惯性刷手机看新闻。 她最喜欢的就是那些夸杜笙的文章,看着看着心情也能开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