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表情过度(三)-《崇祯十三年》
            
            
            
                
    第(1/3)页
    吴泰开篇即语惊四座,听者反响却各不相同。
    有人暗自叫好,有人木然以对。
    还有人暗自愤愤不平:蜀王府富甲天下,护**兵精粮足,自然能够所向披靡。
    可怜老子的儿郎们,饿了几年饭,欠了几年饷,个个面黄肌瘦,衣不遮体,爹妈倒床,老婆卖 淫,儿女讨口……官军剿贼,那是越剿越穷,越穷越剿!简直就是两个叫花子争碗馊稀饭……只要以后饭够吃,饷足额,老子世代的将门,恩养的家丁,必不逊于你们这帮草标……
    谁知,吴泰接下来一番话,不仅让那些不服不平者面红耳赤,且还让他们心中大惧。
    “士卒穷困,天下咸知。是朝廷真无粮无饷否?
    非也!
    仅是辽饷一项,天下田亩俱加派一分二厘!又有练饷、剿饷。三饷合计岁入一千六七百万!
    这一千六七百万两银子尽分之于天下兵士,一人一年何止于十两!
    还有数不清的加派加征,皇庄皇店官田军田缴交的粮食……
    这些银子和粮食去了哪里?
    众所周知,被朝廷的文武大臣贪了去!
    一笔钱粮缴上去,士绅贪、官员也贪;外官贪、朝官也贪!
    一笔钱粮拨下去,宦官贪、内阁也贪;文官贪,武将也贪!
    如此雁过拔毛、层层克扣,到了士卒手里还剩多少?半两亦无!
    难怪士卒卖儿售女,羸弱不堪!
    朝廷大臣常言:汰无用之老弱,养精锐之敢战。于是军中便传言道,那些家丁精锐是用士卒的兵血养出来的。
    此言大谬矣!
    家丁所得之银,不过本来应得之银,无非未被贪去而已。何必冠之以‘恩养’,故意混淆视听、嫁祸于人?”
    吴泰此言若公之于众,不仅普通的士卒有哗变之忧,就连身边恩养了多年的家丁,恐怕也会离心离德。
    没想到这个并不喜欢抛头露面的吴泰,也是个杀人不见血的狠角!
    若是一般的钱粮师爷敢如此口无遮拦,早被我等铁拳给锤扁了!
    可这吴泰却不能。不因为他是护**的总后勤官,而因为他身边坐着蜀世子朱平槿!
    难道,今日我等有一场厄运?早晨的天气微风和煦,一些人却闻到了空气中的燥热。
    “……后勤,军需是也!
    军需官一年,过手钱粮百千万之数。若要发财,这是一等一的肥缺!
    末将来当这个护**军需之首,却不是为了发财!
    家严吴宇英,曾任户科给事中多年。他曾坦言于臣曰:
    朝堂之贪,始于积弊。而积弊之重,重在盘根错节。尽除积弊,非圣主不能也!
    去岁,贺先生请末将加入护**。斯时末将对护**一无所知,便问缘故。
    贺先生答曰:少年圣主!
    末将摇头再问,贺先生笑而再答曰:补给到连!
    末将顿时折服,拜倒于世子门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