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对了,记得在檄文里加一句,若有人敢犯上作乱,天下宗室将共击之!” 有些事情自然不方便和徐璆说,所以刘博宇发挥主公权威,没有解释,直接让徐璆去做。 他发这道檄文的目的,自然是要把袁绍和曹操的名声搞臭。 这两个家伙,一个是汉末的最强诸侯,一个是三国的最强霸主。 只要能稍稍削弱两人一些,刘博宇不介意使用任何手段。 别看他用这种方法,好像没什么作用,其实作用大了去了。 这个时代,名声是非常重要的,某种程度上说甚至比生命还重要。 一个人仗义死节,留下来的名声,能够让他的好几代后人都受益匪浅。 而如果一个人的名声被搞臭了,不仅所有有节操的人不会与他交往,后代甚至都会被连累。 袁绍和曹操等人的行为如何评判,在两可之间。 刘博宇率先给他们扣上一顶大逆的帽子,就会在天下士子中留下先入为主的印象,他们就百口莫辩了。 真实的效果到底如何,刘博宇也不太确定。 但这种惠而不费的事情,刘博宇自然不介意多做一做。 至于加的那句话,刘博宇是为了把那几个汉室宗亲架起来。 原来的历史上,刘繇刘表这两个后来才当的刺史不提,汉室宗亲中,目前有兖州刺史刘岱,益州牧刘焉,幽州刺史刘虞。 天下十三州,他老刘家就占据了三个! 结果呢,三国乱局中,汉朝宗室的这三支力量,各自为政,压根就形不成合力,最终三国一个都没有落到他们手里。 对于这几个人,刘博宇也没指望能帮到自己多少,只能把他们架起来当靶子,希望在将来帮自己吸引一下火力。 “对了,幽州刺史刘虞与本王同支,他自幼便是在郯县长大。” “派人休书一封,与他联络一下,诉诉苦,就说我这个东海王生活困顿,出行的时候连几匹同色的马都找不到。” “希望他能支援一些马匹过来,多多益善,必要的话本王可以拿盐去换,随便他开价!” 刘博宇想到那几个宗室,突然想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连忙吩咐道。 “主公,你终于想起来要买马了。”一旁的太史慈闻言,用幽幽的语气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