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怪异操作-《征战股市之操盘风云》
第(1/3)页
熊市里总是“熊长牛短”,事实上,给杜加这样博取短差的机会并不多。在经历较长时间的下跌后,杜加往往好不容易才能捕捉到这样的一次机会。
就这样,在每次可预见的反弹出现时,杜加就会全力做多股指期货,以博取短差。与此同时,他也在胜德电器上阶段性地加仓,获取适当的短期收益,以摊低持仓成本。
尽管如此,但由于杜加在胜德电器上介入较深,一时半会儿还无法顺利解套,他已经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
于是,他就将这一项目移交给沈婧怡,由她分配给专门的基金经理进行跟踪。
随着市场这种畸形行情的发展,来投保会求助的中小投资者络绎不绝,杜加有时候也不胜其烦,好在有葛嘉辉这个法律专业人士,也就筛选掉很多不符合保护要求规定的案件。
因为沈婧怡的关系,葛嘉辉也表现得非常卖力,甚至有事没事都会往禾润投资跑一趟。
这天,葛嘉辉兴冲冲地领了个人来找杜加。只见来人大约三四十岁,戴着一副无框眼镜,五官端正,皮肤较白,只是脸颊微微有络腮胡子的痕迹,与其斯文的表面并不协调。
他是鑫格投资的总经理童钊歆,外人一看就感觉是个学者型的人物,他自己也拥有注册会计师资格。象这样的人往往一般不会轻易求助与人,只是他按捺不了葛嘉辉的怂恿,所以,勉强同意来见见这位传闻中的年轻私募大佬。
鑫格投资实际上是一家投资咨询公司,但它又不像现在市面上的那种做股评之类的投资咨询公司,他们主要是通过过硬的财务技能,为各方人士或公司服务。
童钊歆最擅长的是公司基本面分析,以及价值评估模型的建立,曾为多家头部券商的研究所开展估值培训服务,可谓是价值投资领域的顶级人物了。
正所谓“物极必反”,也正因为童钊歆有一身过人的本领,所以,他总是能看到上市公司中人们所不能看到的一面,特别是财务这一块。
在他的眼里,似乎现在的上市公司几乎就没有一家能入他的法眼,他感觉自己空有一身本领而无用武之地,因为在他的逻辑体系中,能让他觉得可以投资的超不过10家。
于是,他就寻思着股票做空的事,因为童钊歆是海归出身,他觉得做空在国外是家常便饭的事。
事实上,童钊歆搞财务培训也不是什么暴利的事情,除去公司开销,他实际上所剩的资金并不多。
俗话说“穷则思变”,看着自己的一个个同学、朋友在A股市场上如鱼得水,而从投资的角度而言,现在的上市公司质量又无法让他安稳地持股,这让童钊歆苦恼万分。
随着融资融券的推出,童钊歆似乎看到了一线曙光。他觉得只要能融券做空,他的学问似乎就有了用武之地。
他总是以挑剔的眼光扫视着所有上市公司,似乎任何一家上市公司财务上的蛛丝马迹都逃不过他的法眼。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