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现代与多彩-《重生在毕业那年》


    第(2/3)页

    整条街道虽然有线性的折拐,但却并没有开敞的空间节点,只在街道的第三段折拐的前部有一个稍显宽阔的开口通往另外一条南侧的背街。两侧建筑尺度较小,面宽约6米,进深约4米,彼此紧挨着呈线性排列。多为仿古的明清风格建筑,青砖、灰瓦、坡屋顶。建筑普遍为一层,古色古香,檐口高度不超过6米。

    街上店铺林立,漆红的牌匾与其上烫金色的店铺名称,门前挂着大大小小的幌子,商业氛围非常浓厚。地面整齐的地砖明显是现代修葺后的。店面前古色古香的木头门墙、檐口和额枋又打造出街道侧立面特有的历史痕迹。”

    听了叶婉的介绍,陆阡陌问道:“叶婉,我们从烟袋斜街能得到什么启示呢?”

    “启示就是原生性,特色文化商业街,越原生的越有味道,天海东大街也要保留很多原生的原生的元素,让项目更加的鲜活。”叶婉道。

    “叶婉你说的很多,确实像你说的那样,保留原汁原味,才能推陈出新,愈陈愈香。”

    “是,下面要说的是BJ三里屯步行商业街区,很有特色的鱼骨形开放空间。

    三里屯步行商业街区位于BJ朝阳区东部,三里屯分为南北两个区。北区靠近大使馆,主要为高级住宅区南区临近酒吧街,主要是零售、娱乐、文化的综合性功能相结合的城市时尚体验区。其中南区占地面积约3万5千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2千平方米。开放多样与公共空间的线性流动,是三里屯步行商业街区最大的特征。

    南区街道空间结构是鱼骨型,南北走向贯穿街区的主街上并列排着5条东西向的次街。南区由16栋多为一层的低层建筑组成。被步行道、小径、庭院环绕,形成开放的都市商业购物广场。

    南北向的主街长200米,宽10米左右,街道宽高比约为0.6:1。相对而言,两侧建筑对道路的限定是比较强的。沿着主街向前走50米左右,来到了片区的中央广场,长宽都约为30米的尺度宜人的主广场。

    主广场正前面的苹果标志格外耀眼,那是置于两侧建筑之上骑楼,暗示着朝前行进。穿过骑楼后的主街与原来的主街向西移动了20米,与街区外的城市干道相接,形成贯通的态势。主街的结尾又呈现向外扩大的梯形,表示着主街的终点。

    城市干道连通到三里屯街区的北区。东西向的次要街道长约140米,街道宽度在3一5米,空间给人的感受更为狭窄,营造出中国古老巷道的空间尺度感。

    街区的入口呈现喇叭型,东侧建筑的切角吸引人们前来。主广场上四周有座椅,中央有喷泉、供来游玩购物的人漫步、休憩、畅游、观景、闲坐、溜冰、还可以选择在喷泉中嬉戏。主广场上的社区中心一橙色大厅,是各种社区活动、展示和表演的场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