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至于其他的项目,想都不用想。 “我们村里不是每户都能一下子拿出十五万建一个现代化大棚,所以资金这一块恐怕还得银行支持。” 知道目前国家对农村产业有政策支持,但要是没有直系大领导发话,想从银行搞到贷款也不会太容易。 “我们的销路目前来看没有多大问题,但还是得往远了看,我们还是要成立自己的网络营销市场。” “另外,我们不能只做源头产品,毫无附加值的农产品是最没有竞争力的,我想我们要建立自己的生产加工车间,增加西红柿的附加值。” “不过最最重要的一点,我觉着首先要把路修起来。” 李长生一口气讲了一大箩筐,额,如果让他把最近想的问题再多讲讲,他能讲一整天。 赵匡恒听着,时不时点点头。 果然是个有想法的青年。 赵公明不做评论,在如何发展农业这一块,他觉着是个门外汉。 忍不住要给李长生鼓掌。 讲的真特么的好。 真特么的有想法。 就知道你小子一定不满足六百七十亩西红柿基地! “创业一定是困难重重。” 赵匡恒语重心长, “做事不能急,不要想着一口气吃个胖子。做事要慢慢来,急不得!” 一语中的! 李长生讲的很多,也讲的很好,乍一听,好像非常美好,但具体的规划没有。 “我们在做事之前,总会有这种这样的想法,这些想法有些也非常好,但我们是要把这些想法变成现实的,这就要求我们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 “尤其像你这种情况,经验不足,完全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我建议,你抽出时间,去学习。” “我们不要坐井观天,我们要把目光放长远,我们要打开自己的视野,我们要善于向别人学习。” “现在我们国家有很多成功的农业发展典型,你可以实地去看看,多学习有益的经验。” 这是赵匡恒给李长生的忠告。 乍听上去,就是些官方套话,但实际上句句箴言。 李长生这么聪明的一个人,听话听音,感悟颇多。 大佬就是大佬,字字珠玑,字字指点。 就问赵匡恒大佬,您缺朋友吗? 您看,我能不能和您交个朋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