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隐退-《任教第十年》


    第(3/3)页

    虽然艺术生做的数目尚可,可是这届学生一直被吹嘘是学校最好带的一批。所以学生与老师心气都很高,导致专科数据并不理想,很多人包括初夏都觉得学生是可以冲一冲本科的。

    可是她似乎忽略的最重要的一点,录取率。2018年bj市高考报名总数为63073人,也是bj高考报名人数在连续11年下降后的首次回升,和去年相比增加了2435人。同时这里面还不包括在2015年走贯通培养的几千人,贯通自是不在占据高考名额,可是毕竟占据了高校的一部分培养名额。

    全国的基础教育一直在改革,bj紧跟在浙江上海之后,进行第二轮的课程改革,高三和高二已经是最后两届老综合考试制度,高一现在马上面临升高二的走班选科制,新高一又是第一批初中选科走班上来的。

    面对马上来临的新高考,这两年的高考试题属于过渡时期,必然会有大幅的改革与变化。而身处郊区的榆阳,资源获取的渠道自是比不得城区更及时丰富。郭校也是急的满嘴泡,想方设法从市区调取资源。

    这一年老师们很累,需要不断地学习获取市区资源,学生这边却又不可能一下子接受这么多,只能一点点再转化为适合自己学生的内容与方式来传授。可是另一方面,老师们的时间严重挤压,又会压缩很多与学生面对面辅导的时间,即使年级部按照学校的意思增加自习课的答疑辅导,可是很多辅导如果都是按照政令下发,并且要求老师们全年级打乱班级来授课,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糊弄了是。

    副校长要求年级打乱班级,让备课组一人承担一部分知识进行传授,这样可以发挥每一位老师的特长。可是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必须老师们大公无私,毫无保留才可以。人性却不是如此,高考在前,数据决定一切的时候,老师们给自己班级之外的学生授课只会能藏便藏,成绩突出的怎么可能眼见高考来临便宜别人,成绩差的更是讲不出什么出彩的四方。

    许胜春对初夏说:“按照学校意思贯彻执行,不然最后成绩只能自己背锅。”初夏想,我按照学校的意思执行,难道最后就不是自己背锅了吗?

    所有这一切都显示着2018年的高考注定不会太平。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