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选择-《任教第十年》
第(2/3)页
初夏其实瞧不上这种方法,对于高中生来说,还用题海战术,尤其是最低级的,这不就是用时间来堆积成绩吗?她虽看不上,但是李明玉的成绩却真的有了提升,毕竟高二校内的考试还是以重基础为主,所以平时的练习题多做两遍,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李明玉也学初夏中午把学生留下,不过不是辅导题目做法,而是一遍一遍的测验方程式,只要有错的就三五十遍的去罚抄写。在办公室里总是急周白脸地说:“你怎么还没背下来?回去背,背不下来就抄。”
经过高考之后的初夏却对教学有了新的感悟,高考明显在改变,从以前的基础知识到能力考查,再到现在的探究思想的试探。她琢磨,学生不能学的太死,很多知识要知道是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以及怎么来的。
听起来好像官话,但是她确实在按照自己琢磨的思路试行,比如方程式,上课她说的最多的就是:“不要背,要理解,是记下来的,不是背下来的。”
赵晨问:“有什么区别?老师。”
“背是死记硬背,是机械性记忆,要不了多长时间你就会忘记了。记是理解性记忆,需要懂怎么回事,反应原理是什么?比如现在咱们学的有机反应,最重要的就是断键与成键。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状态的同一反应物为什么发生不一样的反应,是因为键的极性在不同环境下不一样,断键的角度导致不同的产物出现。所以每次学习新的反应的时候,务必要按照我教给你们的反应机理多写几遍,这样自然而然的就记住了。明白吗?”初夏苦口婆心。
“哦。”赵晨似懂非懂。
马晓明点点头,直接按照老师的意思理解记忆,最大的好处就是学会一个类型,能随意写出几十上百个相类似,看似最初费劲,但是坚持下来后期效果就特别明显了。
李明玉一直很沮丧,不管她怎么努力,怎么时间,怎么让学生搭时间,成绩仍然比不过初夏的几个班级。她很疑惑,但是又不好意思直接来问。初夏当然不能直接去说,毕竟同龄又没个名分的,说多了人家指不定怎么想呢。
初夏一般接班开始的成绩不是特别出色,但是时间一长,她教的学生成绩就开始上升,而且幅度还很大。高二第二学期的期中考试,7班的整体成绩也有所上升。
晨会固定为各科答疑,不是老师给解答,而是班级内安排了学生来进行答疑。这个7班开始兴起的的特色,没多久就传到了宋小强的耳中。这天一早,他特意来到7班后门看具体情况如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