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课题-《任教第十年》


    第(1/3)页

    第85章  课题

    “老师,您刚才讲到用k来解释平衡移动条件。那么对于qc和k之间关系,浓度是直接改变qc,照此推断温度是不是通过改变k来让qc和k之间不再相等,从而使可逆反应发生移动呢?”李雷带着疑问的语气阐述自己的观点。

    “那压强呢?你怎么解释?”王一世站起来问。

    “压强肯定不能改变k,因为k只受温度影响。”李雷犹豫了一下。

    “压强最直接改变的应该是气体的体积,所以我以为应该是改变了物质的浓度,从而改变qc。”马子文站起来。

    “那么压强需要考虑影响到反应两边的浓度,而不像单一浓度变化好理解,又该怎么解释呢?”王一世继续提问。

    “我认为应该看对哪一边影响更大,按比值看分子还是分母变化大就能得出结论了,如果两边影响一样大,就跟没有影响一样咯。”李雷总结。

    台下有闷头琢磨的,也有小声议论的,初夏一句话没说,等着大家的讨论结果。她经常会有这样惊喜的时刻,a班的教学进度远远超过b班,16个班级,4个a班,文科一个,理科三个。集中了年级里面的精英人物,每每抛出一个问题,下面引发的讨论,学生们会自己在不断否定探讨中解决掉。

    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会流传这样的话,老师都是偏爱优等生的。初夏开始上班的时候对此嗤之以鼻,她决定向老耿学习,对学生一视同仁。可是教书时间长了,就会发现这有多难,一边是讲一句,立刻理解,并且能够举一反三。一边是讲了七八遍,还是一头雾水,提问检测次次不合格。

    教师圈里网路上流传最为久远的一个笑话就是:“老师以4g的速度讲课,学霸以wifi的速度听着,学神以3g的速度记着,有的以2g的速度干瞪眼,有的听着听着就掉线了,还有的处于飞行模式,或者压根没上线,更有甚者上课马上关机掉线。”

    你让老母亲的心如何自处呢?哪个老师不愿意在专业方面与学生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呢?可是高中录取的三六九等,使得学生分层明显,老师亦然。即使同样重点师范大学毕业,几年十几年后,重点高中的老师各种获奖,专业突飞猛进,不是区骨干就是市级特级。你在哪所普通校中能找到几个市级骨干,学生的成绩根本不足以支撑她们去取得那样的成绩。

    于是普通校的老师也就越来越甘于平庸,用了大半辈子的精力去拼一个高级。每天的精力都用来管理迟到、上课睡觉、按时完成作业等,班主任更多的精力都是在帮助特殊家庭出来的孩子做矫正,做一些父母没有做到的事情,于是越来越婆婆妈妈,越来越与新的教育理念脱节。孩子不领情,家长不支持,老师们在一天天抱怨中老去。

    初夏从带上b班开始,就在思考自己的职业目标。与其去争那仅有的几个a班教学带班资格,不如另辟蹊径,找一条大家还没有走出来的路。高一尝试申报课题,区里没有通过,马立强给立为校级,让其跟着多学习一下。这半年多,带她到市里也参加了几次课题立项汇报会,初夏渐渐开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