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北方之战-《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2/3)页

    对于秦王的处置,依旧没有消息,但是,一个月后,有关北方决战的意见,却先回来了。

    至于蒸汽机车这个,就段时间来说,南方并不准备开建。多山,多水,让铁路建设变得艰难。

    洪武十六年二月中旬,关外第一份捷报便传到了西安。秦晋两地出征的明军,已经横扫了河套平原,然后由冯胜领步军坐镇,邓愈和傅有德领骑兵八万,分别进攻西部草原和更北方草原。

    按照朱棣那边的估计,现在一万军队的战力能顶以前三万军队的战力。长期作战不说,如果只是短期作战的话,更少的兵力,可以携带更多的物资,进行高强度的战斗,这就给朱棣他们有了更多的作战方式的选择。

    已经是深秋了,西安这边开始下雪。对于军队这边,有傅有德和邓愈在,张一凡基本挑不出什么问题来。

    对于这些事情,张一凡显然没有干涉的能力,只能听朱元璋的。

    张一凡这边,当然也没有跟随出塞,一直待在西安这里。

    不过他没有闲着,一边继续默写数理化,一边要指点他学生的求教书信,以及指导蒸汽机的事情。

    毕竟秦王是朱元璋的二儿子,还是马皇后亲生。出身,真得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这不公平,但是却是事实。

    对于秦王,张一凡感觉,转移他的兴趣,不再因为他没有节制地追求享受去伤害别人,这已经是极限了。朱元璋就算会有处罚,也不可能像普通人一样处罚他。

    得到这个结论,张一凡的眼睛就亮了。

    于是,他便立刻重新画了一幅草原地图,从关外一直到西伯利亚,标出了大山和大河,以及湖泊之类。这些东西,虽然经过了几百年的历史,却是不会有多大变化的,正好可以用到这次的军事行动上。

    大明军队的战力,原本就比蒙元残余要强一些。在自己改进火器,又装备胸甲的情况下,明军的战力更是大幅加强。

    看着朱棣他们的草原地图,张一凡的脑海中,便清晰地记起后世的世界地图,小河流小湖泊就算了,大的河流和湖泊可都是有标注的。对比朱棣这一份,明显是有很多更详细的。

    两人当即决定,秦晋两地,完全可以照搬燕王这份用兵方略,使用骑兵统一对草原发起攻势。

    这次的北方决战,是朱元璋一直在关注的,囤积重兵就想着一战而定草原上的蒙元残余。因此,不同于之前的辽东战事。并且离预定春季作战也还有三四个月,这是有足够的时间请示,没道理不上奏。

    秦王一听,顿时大喜道:“这样真得可以么?”

    因此,洪武十六年的战事一开始发动,朱棣和蓝玉就领着三万精锐,一人双马,从东部蒙古草原直插大青山脉以北的漠北地区。

    他在信中解释说,这并不是轻敌,而是他们评估过,如今他们的战力,在弹药消耗完之前,以一敌三不成问题,就算弹药消耗完了,有胸甲的防护,一样能来去自如。更不用说,只要作战的时候优先消灭蒙元军队中的敢战之士,剩下的都是乌合之众,不存在会抵抗到底的情况。

    朱棣那边,整合了辽东和高丽的军队之后,获得的战马按照一人双骑配置,能出三万精锐。朱棣认为,足以深入草原打一场了。

    冯胜这边,对于新的作战计划并没有意见。最终,此份作战方案上奏南京的朱元璋。

    以往的时候,草原上的蒙元残余,还有打秋谷的情况。但是这一年,草原上,连个人影都没有。估计是知道朝廷集结了大军,还有傅有德、邓愈这样的名将镇守,因此不敢入关劫掠。

    不管是傅有德还是邓愈,都是大喜过望,立刻肯定了朱棣的作战思路。对于那份地图,更是如获至宝。

    秦王和晋王全都坐镇关内,总理后勤。

    用了午膳之后,秦王还想留张一凡一起玩会麻将,说三缺一。

    张一凡认可他们的作战方案,便以钦差的名义,召集晋地的晋王和冯胜等将领开会。

    就在洪武十五年年底的时候,蒸汽机厂的股份拍卖出去,大明朝第一蒸汽机厂也正式设立。各种类型的蒸汽机制造,要定型生产这些,都离不开张一凡这个总设计师拍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