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意想不到-《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2/3)页

    听到这话,传旨信使犹豫了一下,低头看看手中的那封信,确实是没有用火漆封口。想了一会,他伸手把信递给李成桂道:“这信我给你了,由你转交给辽阳明军。”

    随后,其中一个蒙古人便用手指着李成桂,震惊地说道:“国公,这个是高丽军队的主帅,叫李成桂,没错,就是他!”

    曹敏修对李成桂主动揽下去辽阳的事情,很是感激,便立刻点头道:“放心,营地里有我,断然不会有事。”

    因此,李成桂在说完之后,便转头看向曹敏修说道:“消息先不要透露,约束军队,等我从辽阳回来再说。”

    ……………………

    徐达闻报,立刻升堂,在大堂内接见了蓝玉和一众高丽人。

    蓝玉在边上听了,也是非常振奋。燕王这是灭一国啊,这其中,自然也有他的牵制功劳!

    在传旨信使说完之后,李成桂也禀明了身份,并且表示,城外的高丽军队,听从明军的吩咐。

    要是别的将领,听到说底下有高丽人说奉大明燕王命令而来,是肯定不会相信的。

    曹敏修和传旨信使听了,都是摇摇头。信纸上的纸,从来没见过,就更不用说认出来了。

    过了一会之后,就听李成桂疑惑地问道:“这是什么字?写得是啥?”

    传旨信使听了,便马上说道:“如此,伱们俩一个看着军队,一个随我一起去辽阳,给明军送信。”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他其实都不想和蒙古人照面的,不管要过来的蒙古人是什么人!

    “国公,燕王殿下来了密信。”蓝玉一见到徐达,就连忙禀告道,“不过密信是给大驸马的。”

    “好,好,好!”徐达听了,连声道好!

    曹敏修虽然没见到沈阳城的那一幕,但是他已经听说过的。此时听到李成桂的话,顿时重重地叹了口气。

    说到这里,他看向传旨信使说道:“我陪你去一趟吧!”

    其实,在原本的历史上,洪武二十一年的时候,冯胜领大军进攻纳哈出的时候,高八思帖睦尔、洪伯颜帖睦尔两人也是率先投降的。

    他们两人,被明军教训了一顿,见识了明军的战力之后,本来就不想和明军为敌,只想着怎么说服蒙古人放他们回去了。

    可是,此时的他们,已经认清了辽东的局势,蒙古人必然是打不过明军,辽东必然会成为明军的,有这份旨意,有家小约束,就等于他们其实是没有选择的了。

    曹敏修和传旨信使见了,不由得都凑了过去,都想看看信里写了什么?

    就见李成桂是非常小心地,看里面有没有做什么记号,慢慢地拿出了信纸,然后四下察看没问题之后才小心地展开信纸。

    在这个过程中,传旨信使和曹敏修都非常有耐心,没人开口催,都是睁大了眼睛看着。

    还真别说,李成桂这边,震惊于蒙古人在偷偷归顺大明,而蒙古人这边同样震惊于高丽竟然被明军给收了。

    李成桂的脸上,明显有好奇之色,他看着那封信说道:“这信好像还没封口,要不,我等看看?如果有什么,就算我们不改这信,至少也可以有点准备不是?”

    然后,徐达才看向几个高丽人问情况。

    如今王都被明军拿下,朝中重臣和国君全成了明军的俘虏,还包括他们的家人,以及手下军队的家属,那可也是在城里的。

    很显然,这是不想承担责任的做法。

    于是,接下来的事情,异常地顺利。

    言外之意,是他没同意,但是信由李成桂负责之后,你爱看不看,他就管不着了。

    徐达听了,却是一笑道:“既然你们认识,那就不用介绍了。”

    听到这话,李成桂顿时有点意外,便问道:“送信?是开城明军给辽阳明军的信?”

    徐达让他们一见面,意思也很明白。高丽这边,就是要让他们看看,蒙古人都在暗地里要想归顺我大明了,你们高丽的都城被燕王占领,国王被抓,可以看到,你们高丽更没有前途,归顺大明,不要生出任何其他心思!

    至于蒙古人这边,那就更简单了。就让他们知道,高丽都已经投降大明了,你们归顺大明乃是明智之举,试图和大明讨价还价,大明会在意你们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