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方彝-《做旧师》


    第(2/3)页

    不过话说回来,真正在学术上有建树的学者是受得起别人的不同意见,甚至批评指正的。

    林正卿这个人,我觉得还算是比较正直的学者的。

    我拿起盒子中的青铜器就看起来。

    这是件青铜饕餮纹方彝,品相极佳,是件传世的物件。

    方彝的身上包浆厚实,棱角处已然都有些油光锃亮了。

    可以看的出来这应该被人摩挲把玩了无数次了。

    从各方面看,我并没有看出这件青铜器是故意被人做旧成传世的模样的。

    青铜器上面的包浆是真实的,温润厚实,不浮躁,不虚,不浅。

    至少得有数百年的时间才能出这样的效果。

    但是这件方彝包浆太漂亮了,亮的有点过了,反而让人起了疑心。

    我觉得林正卿之所以会感觉有些不到代,差不多就是它太漂亮了的缘故。

    如果这是件真品,我觉得那也应该至少是数百年前出土的。

    出土之后应该被人专门清理过,甚至还用动物油脂打磨过。

    再经过数百年的流转,才会有现在这样的厚实包浆。

    我将这件方彝上下左右翻看了半天,说实话,我也是没看出哪里有破绽。

    但是当我放下这件方彝,轻轻盖上它的盖子的时候,我的脑海里突然就想起来一幅图。

    这是《梅溪攒古图鉴》里的一幅图。

    这幅图是金石册最前面的一幅图,讲的是宋人仿古。

    说是宋朝人特别喜欢博古,尤其喜欢上古金石。

    也就是说宋朝时特别流行收藏青铜器,有钱人,文人雅士都爱。

    有人爱有人买,自然就有人做假。

    仿制青铜器在宋朝非常流行,很多文人官宦家里都会摆放青铜器作为装饰品。

    《梅溪攒古图鉴》上记载了宋人仿制青铜的技法,同时也留下了多幅相关的图片。

    但这些图片画的却不是宋朝的青铜器,而是明朝人根据宋朝人仿制青铜器的技法做出来的青铜器。

    其中,就有一幅图就是饕餮纹方彝。

    图上的方彝和眼前的这尊方彝几乎一模一样,但是,这不能就说明这就是尊旧仿的东西。

    但是,图鉴上记载的制作技法让我找到了断定此物真赝的核心。

    《梅溪攒古图鉴》上记载,这件方彝用的是失蜡法,宋、明皆是。

    而失蜡法这种工艺,最早能追溯到战国时期。

    再早,也应该不会超过春秋晚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