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些个在战场上骁勇善战,杀敌如麻的神策军,此刻却犹如父兄一般温柔。 邱行知甚至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一丝高傲。 如此北宁城,如此神策军,皆因身边这位年轻的楚王! “先生一路辛苦,先随我去王府,这次安置工作,没个十天半个月,恐怕难以完成。” 秦轩提议道。 二十万流民陆续进城,而且还必须全部做好种痘工作,自然需要花费时间。 好在北宁城准备充分,而且三大商会已经陆续打通了贸易渠道,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粮食和物资送来。 不然单单是这二十万流民的吃饭问题,都足以让北宁城再次陷入危机。 时间流逝,转眼已经过去十天。 大部分的流民已经顺利入城,但依旧被暂时安置在单独的区域。 而城内这段时间,百姓们也已经陆续开始接种,预防天花。 此时王府议事厅,秦轩正和邱行知、诸葛玄、赵洛樱等人商讨接下来的诸多事宜。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两条,一是二十万流民的住所该如何解决,二则是北宁城一直以来的官吏难题。 “王爷,北宁城缺乏官吏治理,但我仔细看了府衙的历代卷宗、资料,发现北宁城之所以如此混乱,全然是因为官和吏上下沆瀣一气,抱团贪污所致。” 邱行知不愧为当代大儒,一语中的。 古代官吏,其实指的是两种职位。 官,即是朝廷任命的管理者,是有品级的。 但吏,更像是雇佣关系,只拿俸银,无官职,一般是指那些衙役、主簿、师爷等。 说白了,官有编制,吏是临时工。 “北宁城的小吏都是当地招纳,这本意是因为当地人方便管理当地人,但如今贪污成风,蛇鼠一窝,不如异地用吏。” 邱行知提议道。 众人顿时有些不解,但秦轩却是眼前一亮,忍不住赞许道:“先生果然大智,此举甚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