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结果等到交货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 因为布头越多,最后做成的小抹布缺口不就越大吗? 就跟唐心之前估算的差不多,真的拿了一千袋的布头回去,最终交货按照实际来算小抹布大概会缺少三四五百个。 没想到这个大队的人更狠,最终交货的结果,竟然是缺了八百多个。 总共才多少的货,居然缺了八百多个成品,这叫什么事? 要说起来,也是他们的大队干部一开始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严格管理,尔后干活的妇女们习惯不好了。 不说小偷小摸,但是偷偷地夹带一些回家,这也是很正常的。 毕竟嘛,人性都是自私的,爱占小便宜是人的天性。 只是这个搞一点那个弄一些,再加上本来布头的数量就是有缺口的,最后生生的被那些人给捅成了一个大窟窿。 每个人都是存在着庆幸心理,想着我只是拿一些,应该没问题的吧? 那些布头,拿回去总是有用处的,而且是不要钱的东西不拿白不拿。 一般人不都是这样的心理? 问题是,拿的人多了,再加上他们也没料到本来布头的数量上就有缺口。 导致最后收货的时候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这事儿搞得别说是大队的领导,就是公社那边出面帮他们跟机械厂方面联系的人都觉得脸上无关了。 开始还想着,能不能找关系让机械厂那边通融一下,结果那边的人却是严格按照合同办事说是一个都不能少。 还举出了例子,说丰收大队交了几次货,从来就没有出现过缺少的情况。 这年头布匹可都是稀罕货,谁家会有闲置的布头? 毕竟,不是人人都像唐心那样幸运,会有一个“金手指”。 既然不可能凑齐,那就只好是扣钱了,最终按照少了八百个小抹布算的。 这扣的可不是手工费,还要把布头的成本计算进去,因此一共就给他们的手工费减去了三百块钱。 整整三百块啊,他们大队的人可都心疼死了,关键是从此他们也就失去了这份工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