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何止不贵啊! 大梁要送一封家书,距离近则要百文,距离远则上不封顶,尤其是最近天下动乱,有些地方跑镖的甚至都不愿意去! 像是之前徐州闹大荒时,有个青州的富财主想给徐州自己家人送信,生掏出来的一两金子,却是没人接这个活! 可那富豪也没办法,传讯香是一根对一根的,不能凭空让自己在徐州的家人手里多出一根香来。 家书抵万金,这绝非只是一句空话。 道长弄出来的这小东西竟然能把价格压成这样,完全足以将信这种东西扫入历史当中。 “距离呢?道长解没解决距离问题?” 听彩衣发问,左辰也笑着道: “解决了,我做了一块石碑,能衔接传讯香囊的香火,并且自动对应号码传递给另一个香囊,只要这石碑在大梁境内插的够多,不管多远都能把这信息传送过去。” 常桃子当时提的方案确实有效,六十四算足以应付这种拨号任务,甚至还有不少算力溢出,左辰尚且不知道这些溢出运算能力能干些什么,只能交由常桃子和顺江流研究。 不过那石碑也并非毫无缺点。 成本成了这东西最大的问题。 中转站必须需要上等的宝玉,集中日月精华,并有一定的年头,这样才有可能承受住六十四算的灵炁运输,否则的话,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开裂崩坏。 其制作也非常麻烦,现如今,除了左辰之外,只有顺江流配合十几位能工巧匠才能勉强复刻出来。 便宜的替代材料做成实在找不到,导致插这么一块石碑,至少得要花上千两银子。 钱其实还好说,主要是那玉石不好找,现在库中的用完之后,恐怕就得满大量的搜寻了。 想要让这传讯香囊在整个大梁运转起来,恐怕还得花不少的时间。 现如今产出的石碑只能保持京都附近通讯顺畅,剩下的则是一路往北插,尽量让其连接到北部幽州关,这样苦海如若有什么异动,也能第一时间联系上京都。 只不过对于旅行的左辰几人,这不是什么问题。 左辰道行够深,自己就能当一个巨大的六十四算基站,基本上只要手中拿着这个传讯香囊,大梁境内所有传讯香都能联系的上。 以后同他人交流信息自然会方便不少。 眼见着彩衣和驴爷正在研究这小玩意,左辰也是笑道: “明日白天各个小坊当中就会售卖这东西,放满了纸质传讯香的盒子大概需要二百文钱,想来有需要的人家应该都能弄得上。” 彩衣点了点头。 两小钱银子当初流浪的时候,汤乞都能抠的出来,一般人家如若真用得上,攒一攒估计一个月就能买下来。 彩衣看着手中这小东西,心中不免有些感慨。 道长真是弄出来了个了不得的东西啊。 …… 翌日,书楼门口又堆了不少人。 上次这一般,还是于三个月前,招收门客之时。 不过这次同上次不一样,聚在这儿的大多都是京都经商之人,平日里干活的百姓,虽然也有在周围驻足的,但其人数并非太多,大多都是来这看个热闹,不解于书楼弄了什么东西。 而这些商人则是在昨日时候提早听到了些“风声”,得知了道长改良出来传讯香,总是在商路上跑的人鼻子总归是极其敏锐的,他们很快就从这里嗅出了银子的味道。 仙人改良的传讯香,甭管是价格更便宜,还是传讯质量更好,都足以让这些商人们备上几根。 等待了一小会,就见严旺盛走上台前。 他显然还有点不自在,摊开自己掌心看了一眼道长给他的纸条,上面写了一大长串的介绍文本。 按道长的说法,他现在主持的这个叫产品见面会,虽然不知道自己那位祖师是从哪儿弄来的这一种名词,但严旺盛觉得还挺贴切的。 第(2/3)页